發展客運是客車廠發展的源泉
影響客車廠發展的主要影響因素是:汽車零部件生產行業、裝飾材料生產行業、客車生產廠、汽車客運行業與乘客和客戶。
它們之間的依存關系如下圖所示:
顯而易見,在上述五大影響因素中,汽車零部件生產行業、裝飾材料生產行業和客車生產廠均屬于工業制造性行業,或者叫做汽車制造行業。對客車生產廠而言,汽車客運行業則屬于終端消費者。客運企業和客車經營者是客車生產廠的終端客戶。汽車客運屬于服務性行業,它的服務對象是乘客和客戶,他們就是汽車客運行業的消費者。
消費決定需求,需求決定生產。只有當汽車客運行業客源滾滾,一片繁榮景象時,客車制造廠才會一片生機。兩者唇齒相依,魚水相容,一脈相承。沒有汽車客運需求,就沒有客車制造需求;沒有汽車客運需求,客車制造廠就沒有發展的機會;沒有汽車客運的大發展,就沒有客車制造廠的大發展。要使我國的客車制造業走上快速發展道路,就要深入研究汽車客運行業的發展規律。
因此,發展汽車客運就是發展客車制造行業的前提條件,發展汽車客運就是客車制造廠發展的源泉。
一、客車制造行業在汽車工業的狀況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中國的汽車工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2009年中國已經成為全世界排名第一的汽車產銷大國,年產銷量達27.13萬輛,占國產汽車年產銷量的1.99%。2010年1-10月客車產銷量已經超越35萬輛,產銷量保持30%以上增長幅度。根據最新的預測,2010年中國的汽車產銷量將達到1750萬輛,已經超越世界排名第一的美國2008年1700萬輛的歷史最高記錄。東風汽車董事長徐留平認為,未來十年,中國汽車總產銷數字在4000-5000萬輛上下。
在汽車的制造過程中,只有客車是“菜單式”生產模式。客戶的個性化需求,千差萬別。客戶的要求個性化特色重。這樣不利于標準化生產,不利于提高生產線的效率,不利于自動化生產,不利于零部件的生產和采購,不利于客車的經濟技術分析,不利于客車的招投標采購,不利于客車零部件互換性的提高,不利于客車制造成本控制,不利于客車使用成本的管理。
客車用戶個性化的要求是基于零部件的使用,便于統一和管理而提出的。如果客車制造業實行客車標準化生產,汽車客運企業的個性化需求和要求,就會失去理論上存在的基礎。當然,客車標準化生產必須是行業統一行動,不然就無法實行。所以,客車制造業做大做強,需要行業聯合、行業自律,必須走標準化、專業化的道路。因為標準化可以解決客車用戶的擔憂,可以解決汽車客運企業的擔憂。
我國的客車制造業在我國整個汽車工業中處于從屬地位,產量小,在整個汽車產業中所占比例底。但是,目前我國的客車產銷量,早在2002年已經在全世界排名第一,約占全世界客車產量三分之一。中國已經成為全世界的客車制造中心。
二、客運在綜合運輸體系中的狀況
根據交通運輸部2007年的統計數字,我國營運汽車保有量802.58萬輛,其中:客車161.92萬輛,占汽車總保有量的20.2%。公路客運量占綜合運輸體系91.9%,旅客周轉量占52.8%。汽車客運是旅客運輸最主要的運輸方式之一。按占有比例,用通俗的話講屬于“絕對控股行業”。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可以說“看不到不經過汽車運輸的人和物”。汽車客運行業是連續多年持續增長的行業。汽車客運的普遍性、機動性、門對門運輸等等特性是其它運輸方式無法替代的。它的主導地位,無可動搖。
據國家發改委最近公布的數字,2010年1-10月全社會客運量271.17億人次,同比增長8.2%;全國鐵路客運量14.38億人次,同比增加9.6%;公路客運量252.67億人次,同比增長8.1%;水運客運量1.88億人次,同比下降0.5%;公路客運量占總客運量的93.17%,在綜合運輸體系中遙遙領先,排名第一。
2009年至2010年正是鐵路動車組和火車提速的主要年份,關于公路和鐵路的競爭的評論如日中天。但是,顯而易見,公路客運量仍然逐年大幅度提高。動車組帶動、加大客流,而乘坐動車組的乘客絕大多數又必須乘坐公路客運汽車。公路客運量仍然是名列第一,仍然是當前乃至相當長時間內旅客運輸的最主要的運輸方式。動搖公路客運主導地位的跡象還沒有出現。鐵路動車組和火車提速并不可能改變公路客運的主導地位,只會出現局部的、線性化的變化。
縱觀我國的汽車客運業,1949年我國汽車保有量僅有5萬輛,2008年已達3838.92萬輛,是1949年的767.8倍;客運量由1.4億人次和155億人公里,增加到2008年的286.8億人次和23,197人公里,是1949年的205倍和149倍。公路客運量目前仍然處于上升階段。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haipeng88.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haipeng88.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從鈦酸鋰“逆襲” 看新能源客車動力電池“三國殺”[03-29]
- 直播—“安凱美麗中國行”第四季銀川站[03-29]
- 康明斯:鏈合全球技術資源,構建本土化模式[02-04]
- 揚子江雷洪鈞:大客車更適合用磷酸鐵鋰電池[01-30]
- 歐科佳張小平:中國需要什么樣的“互聯網+”公共交通[01-11]
- 歐陽明高答客車網:“十三五”客車電池什么樣[01-15]
- 2016百人會23位專家領導共話新能源客車[01-27]
- 誰家的車 讓精明徽商敢做吃螃蟹的人[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