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客運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初探
隨著道路客運業的不斷興旺發達,交通事故的損失和傷害程度隨著道路條件的改善和車輛技術大更新在加重,高速道路上的群死群傷時有發生。與之相適應的安全處理和管理應運而生。安全管理的方式方法隨著道路客運的發展需求在不斷的改進,安全工作由原來的隨車乘警、途中設卡檢查、事故后處理分析到現在的GPS全程動態監控管理,從管理程序、技術手段上發生著質的變化。道路客運企業安全文化體系也應運而生,并不斷深化、發展。
一、道路客運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必要性
首先,構建道路客運企業安全文化是經濟社會安全發展的需要。面對我國新時期新形勢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黨中央把科學發展觀作為指導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強調了“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十七大報告明確指出“堅持安全發展,強化安全生產管理和監督,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要“完善突發事件應急管理機制,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它告訴我們:安全生產是科學發展的保障和前提,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保證,是建設新型工業化道路的路基,是改善民生的基石。科學發展第一要義是發展,但它是建立在安全發展基礎上的發展。
其次,構建道路客運企業安全文化是“以人為本”社會發展的需要。美國著名學者馬斯洛提出了 “層次需求”理論學說,即:生存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五個層次的需要。這說明人在生存需求實現后,接下來的就是安全需求。改革開放三十年來,在黨的領導下,中國實現了小康社會建設目標,對于絕大多數中國人來講已基本解決了溫飽問題,黨的十七大提出要建設更加富裕、民主、和諧的社會。應該看到,越來越多的員工在勞動用工、事故處理等方面維權意識在提高,這也說明員工的文明和安全需求在覺醒,因此,應從系統角度提升公司的安全文化建設,以提高自我保護防止意外傷害事故的頻發。
道路客運主要從事旅客和行包物品的運輸企業,屬較高風險行業。隨著市場經營的日趨完善和發展,我國的經濟發展駛入快速發展階段,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擁有車輛的主體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私有車輛明顯增多,社會車輛數急劇增加。同時,隨著高速公路網絡的逐漸形成,一方面縮短了行駛里程,另一方面,道路通行條件的得到了大大的改善;車輛技術的不斷更新,車輛的行駛速度由原來的40-50公里/小時提高到現在的100公里/小時左右。運輸安全隱患危險源多,容易造成群死群傷事故的發生。事故的后果是無法估算的,它可以擴散影響到人們的安居樂業,威脅著人們、企業、社會的和諧與穩定。傳統的安全管理是一種被動型、經驗型、外驅型管理,它不能適應新時期的經濟社會快速發展要求,而安全文化建設是一種創新的效益型、系統型、自驅型管理,通過教育與宣傳、管理與督察、獎懲、創建群體氛圍等手段,安全文化能彌補傳統安全管理的不足,因此,安全文化應當受到高度重視。
再次,安全文化建設是道路客運企業自身安全發展的需要。用科學發展觀的理論指導實際,通過研究我們不難看出,在生產經營工作中存在與安全文化建設不相適應的環節:企業管理者和員工在價值、理念和行為等方面均有與企業安全文化建設不相適應的表現:
1、講求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haipeng88.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haipeng88.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從鈦酸鋰“逆襲” 看新能源客車動力電池“三國殺”[03-29]
- 直播—“安凱美麗中國行”第四季銀川站[03-29]
- 康明斯:鏈合全球技術資源,構建本土化模式[02-04]
- 揚子江雷洪鈞:大客車更適合用磷酸鐵鋰電池[01-30]
- 歐科佳張小平:中國需要什么樣的“互聯網+”公共交通[01-11]
- 歐陽明高答客車網:“十三五”客車電池什么樣[01-15]
- 2016百人會23位專家領導共話新能源客車[01-27]
- 誰家的車 讓精明徽商敢做吃螃蟹的人[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