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成長之路:政策是推手
2009年11月15-18日,美國總統奧巴馬訪華,這原本于汽車行業沒有多大關系,但是細心的讀者可能會發現,在奧巴馬訪問活動的相關資料中,我們很容易就能看到科技部長萬鋼的身影,這是一種明顯的信號—奧巴馬訪問中國,一手帶來了股市的穩定,一手帶來了新能源汽車的深層次合作。
這種推測在兩天后變成現實,2009年11月16日,中美清潔能源圓桌會議召開,圓桌會議簽署了一系列有關清潔能源的政府及企業之間合作協議,并承諾在未來5年內分別在中、美建立清潔能源聯合研究中心,并投入至少1.5億元,并將研究課題確定為建筑能效、清潔煤及清潔汽車。這些內容在17日發布的《中美聯合聲明》中得到體現。
中國新能源汽車能得到業界的大力支持,同時通過媒體放大到眾人皆知的影響力,很大程度上與科技部及其部長萬鋼有著莫大的關聯。
這位曾畢業于同濟大學、在德國受過機械高等教育的中國政府部長,從上任伊始,就看準了新能源汽車—這個影響世界汽車未來產業格局的發展方向。
前夜:出路不明
回想幾年前,中國一些汽車企業很早就開始研發新能源汽車,但是一直以來都不溫不火。借助奧運的契機,同時國家啟動“863”計劃,新能源汽車才有了真正的政策基礎。
經歷了奧運的考驗,新能源汽車在短暫露臉之后又復現沉寂。翻翻去年4-9月有關新能源汽車的報道,除了汽車生產企業聲嘶力竭大喊自己的技術“專利”之外,廣大讀者及行業專家都對其嗤之以鼻。因為清醒的讀者都很清楚,所謂的新能源汽車只是企業用來宣傳的噱頭,至于實現量產、電池持續運行500公里以上、相關技術取得N大突破等,都是幫外國相關企業消費配件,得力不討好的噪音宣傳……
所有這一切,歸因為一點,中國所有的汽車如要實現量產銷售,必須要上汽車產品公告,對于繁瑣和復雜的審核程序,新能源汽車產品獲得“準生證”的機率,將會把汽車企業對于新能源的熱情打壓下去。同時,面對動輒上億元的技術研發經費,連大眾、通用都要仔細斟酌的投資項目,中國新興的汽車產業,沒有政府在政策上、經費上給予支持,無疑是天方夜譚。
黎明:政府的推手
新能源汽車研發的黎明,來源于國家啟動“863”計劃,在這一政策支持下,包括東風、長安、中通客車等在內少數幾家汽車企業,上馬了新能源汽車項目。
而真正的行動則是起源于2008年12月28日,離2009年僅剩三天的時間時,國家科技部和北京市聯合向福田汽車授予了北京新能源汽車設計制造產業基地。作為一直與工信部博弈的焦點之一,科技部率先在新能源汽車項目上終于邁出了堅定的一部。
同時,作為主要的推動者,科技部長萬鋼出席了本次項目的揭幕式,并發表關于新能源汽車發展前景的重要講話。這跟此前不久,福田新能源汽車獲得了汽車產品公告,形成了很好的呼應。此后,北汽董事長徐和誼在眾多場合談及新能源汽車時的口吻,讓讀者感覺到新能源汽車終于有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持,同時也“炫耀”自己是名正言順的中國新能源汽車第一批生產企業。
與此同時,國家啟動了“十城千輛”新能源汽車普及活動,汽車企業對于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及宣傳才有了足夠的底氣。
誰才是新能源發展阻力?
2009年中國汽車市場一路飄紅,讓陷于金融危機的歐美同行眼紅、嫉妒到吐血。據統計,2009年1-10月,中國汽車產銷量輕松過千萬,將美國市場趕下了頭把座椅。同時,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因為有了政府多重的支持,由于解除了生長的阻力,得到了爆發式發展。
中國新能源汽車在發展商的壓力,長遠看來,是來自于自身的技術及海外同行。
中國汽車行業一直認為,新能源汽車時一個新興的技術行業,世界各大企業站在同一起跑線上,這是一個巨大的發展契機,可以打破中國汽車產業長期以來落后于世界汽車產業水平的格局。
據了解,針對新能源未來發展的《新能源規劃》將在近期內出臺,這將為中國汽車企業的新能源發展之路指明方向。但是,中國對于新能源汽車都有一個傳統,就是任何關于新能源汽車的前景的預測都被證明是過于樂觀。
在中國新能源汽車還處于“清晨”的路上,政府的扶植是非常有必要的,與美國的合作也是一種嘗試;自身技術的進步才是克敵制勝的法寶,至于誰會在未來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上圈地成功,我們除了顧慮,更多的只有期待。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haipeng88.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haipeng88.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從鈦酸鋰“逆襲” 看新能源客車動力電池“三國殺”[03-29]
- 直播—“安凱美麗中國行”第四季銀川站[03-29]
- 康明斯:鏈合全球技術資源,構建本土化模式[02-04]
- 揚子江雷洪鈞:大客車更適合用磷酸鐵鋰電池[01-30]
- 歐科佳張小平:中國需要什么樣的“互聯網+”公共交通[01-11]
- 歐陽明高答客車網:“十三五”客車電池什么樣[01-15]
- 2016百人會23位專家領導共話新能源客車[01-27]
- 誰家的車 讓精明徽商敢做吃螃蟹的人[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