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新能源客車風勁吹國內客車業
2009年上半年,雖然整個客車行業不很景氣,但是各家在新能源客車上的表現卻相當火熱。
無論是各大汽車展會的產品展示,還是客車企業對外發布的產品通預告,總能見到新能源客車的身影。特別是國家相關扶持政策的出臺,讓新能源客車未來發展趨勢更加明朗,客車企業爭搶投入新能源客車的激情以及各地新能源汽車產業聯盟和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雨后春筍般地出世,都在為新能源客車早日實現產業化打根奠底。
國內客車業,由此興起了一股發展新能源客車的熱風,一場關于新能源客車未來市場的爭奪之戰也在各地客車企業之間悄然上演。
新能源客車紛紛亮相客車展會
2009年上半年,國內的很多客車企業都沒閑著。除了積極想對策應對金融危機的沖擊,大家把主要精力也放在了接連不斷的客車展會上。而在這些展會上,各大客車企業也偶不約而同地將自家的新能源客車產品拉出來“溜溜”。
首先是在2009年2月底開始的第七屆北京國際客車及零部件展覽會上,大金龍推出了新一代混合動力公交車XMQ6125G9,海格客車推出了氫燃料低地板城市客車KLQ6129GQH2,黃海客車推出了DD6129HES11混聯式混合動力客車。此外,五洲龍、恒通等企業也攜帶自己的新能源客車亮相展會。
接下來在2009年3月上海舉行的2009世界客車博覽亞洲展覽會上,雖然參展的客車企業不多,但考慮到世博會對新能源客車的采購需求,來上海參展的客車企業幾乎都攜帶了自己的新能源客車產品。中大的青山電動車,百路佳的JXK6120純電動巴士和JXK6830純電動客車,還有申龍的SLK6121UF13H混合動力公交車,這些新能源客車都成為展會上的關注亮點。
2009年4月,北京道路運輸車輛展在北京開幕,國內眾多客車企業悉數到展。大金龍的XMQ6125GH混合動力客車、黃海的DD6129HES11、中通的LCK6128EV純電動客車以及海格純電動客車等知名客車企業也都攜帶自己的新能源客車出擊展會。雖然有些車型在之前的展會上已經亮相,但是客車企業不辭辛勞地攜帶產品再次亮相展會,不難看出客車企業對新能源客車的重視。
新能源汽車產業聯盟接連成立
自2008年下半年,國家科技部提出“十城千輛”的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后,重慶、武漢等地相繼啟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推廣工程”。與此同時,各地汽車制造大省又相繼走上組建新能源汽車產業聯盟的道路。
先是2009年3月,由北汽福田牽頭成立了國內第一個新能源汽車產業聯盟——北京新能源汽車產業聯盟,該聯盟由北汽控股、北京公交集團、北京理工大學等單位共同發起,美國伊頓、中信國安盟固利、ZF傳動公司以及清華、復旦、同濟等多家院校成為聯盟理事單位。緊隨其后的是2009年6月2日宣告成立的重慶市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聯盟,該聯盟也集合了長安汽車、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重慶恒通客車等單位共同發共同參與。
雖然北京、重慶兩地走在了爭奪新能源汽車訂單大站的前沿,但是其他一些汽車生產制造大省也不甘不落后。 吉林在2009年3月中旬就表示要實施新能源汽車戰略,并將協調一汽集團、吉林大學、東北師范大學、中科院長春應化所、遼源雷天等單位成立新能源汽車產業聯盟。而在2009年的7月16、7月17、7月18日連續三天,湖北、廣東、上海三個省市也相繼宣布成立新能源汽車產業聯盟。
這些新能源汽車聯盟雖然并無太大區別,都是依托本地的龍頭汽車企業,聯合各零配件企業、高校、研究機構,結合了產、學、研、用等上下游相關單位,但是他們的成立卻在國內掀起一股新能源汽車熱潮。
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相繼上馬
除去新能源產業聯盟,各地相繼上馬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的熱情同樣如火如荼。
2009年4月,我國首個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近日落戶位于北京沙河鎮的福田汽車公司。這個總投資50億元的北京新能源汽車設計制造產業工程基地以北汽福田汽車公司為中心,總占地1000畝,建筑面積30萬平方米,具有年產各類替代能源和新能源客車5000輛、高效節能發動機40萬臺的生產能力,基地擁有與世界同步的清潔能源、替代能源和新能源技術,能夠滿足綠色能源汽車在研發、設計、制造各階段的需要。
同月,北京建龍重工集團投資的“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項目落戶天津中北鎮。根據發展規劃,該集團將在天津市設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總部基地——投資建立鋰離子動力電池、汽車動力電機、汽車動力總成制造企業及研究設計院、培訓中心。該項目固定資產總投資15億元,分兩期建設。其中一期鋰離子動力電池項目,總投資7.28億元,預計2009年形成年產1000萬安時輕型電動車輛電池和年產500萬安時PHEV和BEV電池能力;2011年形成年產6000萬安時PHEV和BEV電池生產能力。二期項目,總投資8億元,建設電動汽車用驅動電機和動力總成系統及研究設計院、培訓中心。到2015年,該項目預計實現銷售收入30億元以上。
2009年6月,長安汽車發布公告,稱公司在與30多家企業和科研院校共同成立了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聯盟的同時,將擬首期投資25億元建設新基地,預計2012年建成投產,達到30萬輛整車、100萬臺發動機產能規模。最終將其建成60萬輛整車和200萬臺發動機的產能。
同樣是2009年6月,中國一汽新能源客車基地奠基儀式在大連市經濟技術開發區一汽客車大連客車廠新址舉行。該基地計劃于2010年7月建成完工并投入使用, 2013年前實現年產3000輛客車的生產規模,其中新能源客車將占總產量的50%。
接著2009年7月,上海市新能源汽車及關鍵零部件產業基地正式揭牌。根據規劃,該基地規劃面積為9.5平方公里,今后3年內,上海市新能源汽車及關鍵零部件產業基地(嘉定)內項目一期投資達30億元,到2010年,上海將形成1萬輛的新能源汽車產能,2012年產能達到10萬輛,2015年升至30萬輛,整體實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2009年8月,就在比亞迪收購美的客車進軍新能源客車領域的同時,比亞迪公司投資30億元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也正式落戶湖南。該生產基地建設規模達4平方公里預期投產三年內產值至少達到300億元。據悉,比亞迪要在此發展一個年產5000臺B6、B9純電動大巴和10000臺底盤的新能源汽車基地,預計該基地一年以后投產。
雖然上面的這些新能源汽車產業聯盟和生產基地,有的以生產新能源整車為主,有的則以研發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品為主,似乎都是充分依靠和發揮自己的優勢,加快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腳步。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樣的產業聯盟和生產基地都帶有強烈的地域性,這種地域間爭奪話語權的行為,很可能會造成一些配置資源的浪費,從而抑制了新能源汽車的良性發展。所以,如何處理這些割據和混戰,將分散的力量集結成一股強勁的力量,統領新能源汽車的整體均衡發展,必將是新能源汽車實現產業發展中必須面對的挑戰。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haipeng88.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haipeng88.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從鈦酸鋰“逆襲” 看新能源客車動力電池“三國殺”[03-29]
- 直播—“安凱美麗中國行”第四季銀川站[03-29]
- 康明斯:鏈合全球技術資源,構建本土化模式[02-04]
- 揚子江雷洪鈞:大客車更適合用磷酸鐵鋰電池[01-30]
- 歐科佳張小平:中國需要什么樣的“互聯網+”公共交通[01-11]
- 歐陽明高答客車網:“十三五”客車電池什么樣[01-15]
- 2016百人會23位專家領導共話新能源客車[01-27]
- 誰家的車 讓精明徽商敢做吃螃蟹的人[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