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資自主真偽考
3、沒有簡單黑白——認清手中的牌
廣汽本田理念、上汽通用五菱寶駿,然后是東風日產啟辰,中國合資汽車公司的自主品牌已經相繼出現,而更多的類似品牌也正在孕育之中。誰是策略性的虛假合資自主?誰又是戰略性的真正合資自主?
《汽車商業評論》認為,就迎接市場的挑戰而言,進行這樣的區分毫無意義,但是如果涉及到國家的產業政策,但凡進行戰略性的真正合資自主的,我們就支持,否則我們就反對或者至少不將其作為自主品牌來對待,至少不能讓它們鉆空子,獲得多重好處。
不然,這樣的虛假自主將真正對本土自主品牌構成重大威脅。而凡是以策略性舉措對待合資自主的合資企業,那么當絕大多數本土自主品牌被消滅之后,這樣的合資自主將很快因為沒有銷量而最終偃旗息鼓。
“十二五”期間的5年,很可能是中國本土汽車自主品牌最后的5年,對此我們的決策當局和汽車公司領導必須要有清醒的認識。現在的合資公司外方愿意考慮來參與支持合資公司的自主品牌,是因為其中還有利可圖。鑒于戰略性合資自主對我們提升自主能力的意義,我們必須抓住機會促進合資公司進行真正的合資自主。
合資公司有遠比自主品牌更好的體系能力,在制造、營銷和網絡上有值得本土自主品牌羨慕的資源。任勇認為,在東風日產自主品牌建設的初期,需要更多地和日產品牌共享資源。“例如市場部,如果做市場時,所有預算都讓還沒有產品的啟辰品牌負擔并不現實。所以,在人員、干部方面,我們希望有實力的人,掌握著資源的人負擔起責任,把啟辰品牌做好。”
因此,如果補齊自主研發的短板,那么在這個合資體系基礎上誕生的自主品牌,雖然外方擁有一半的權利,但它卻是在中國有研發根基的自主品牌,是能夠借合資公司光輝的自主品牌,亦即它是具有競爭力的自主品牌,是能夠被市場承認的自主品牌。
這難道不是值得我們去追求的自主品牌嗎?在合資自主的問題上,我們不能稀里糊涂地以狹隘的民族主義心態在自己一清二白的身上再套上一個阻撓自己放手一搏的緊箍咒。我們依然還有市場的優勢,我們甚至還有資金的優勢,這是我們能夠出的牌,此時我們推動合資自主是真正用市場換來技術的最后機會,不能用所謂的愛國熱情來打斷我們可能具有的求生機會。
為此,政府決策層必須對合資自主設立門檻。比如看產品是否是合資公司或者是本土力量在研發,比如看產品的主要供應商是否是在中國國內,比如設定自主品牌在合資公司銷量中的一定比例,等等。
只有守住了門檻,因為合資公司本身研發基礎的薄弱,它才能夠保證合資公司的外方同意中方母公司對合資公司的研發一塊助力,從而也能夠推動整個中方母公司研發能力的提高,否則只能是讓外方偷梁換柱,暗度陳倉。
《汽車商業評論》認為,真正的合資自主得以推行需要合資公司具備強勢且智慧的中方領導人,也需要外方領導人具有開放的心態。上海交大汽車工程院院長許敏對本刊表示,日本人、歐美人把中國人當成外國人,美國人則把全世界都看成是它的,認識到中國不僅是市場所在,也是資源所在,因此通用汽車才能夠和中方協力發展,“你不會的,他教你;你會的,他請你去講課”。
顯然,純粹的國粹主義,是目前國際化大環境下發展的障礙,這不僅是對中方說的,也是對合資公司中的外方說的。中國汽車市場語境下的合資自主的未來,一定會有悲劇的一幕,也一定會有生動的一幕。
同時,韓泰輪胎在配套市場以好的品質和合理價格取得了比較好的成果。2011年我們在替換市場推出高檔產品萬途仕H432,2010年我們也推出了一款新的環保型的產品,叫迎福然(Enfren H430)。
跟消費者接觸的是零售店、專賣店,這方面我們要把韓泰的T-Station、Tire-Town以及TBX三種類型的專賣店推廣和擴大。我們在國內的乘用車市場已經擁有了700家專業的輪胎銷售專賣店,還擁有了300家卡客車輪胎專賣店。
另外,為了讓韓泰品牌跟消費者更加親近,2010年我們請了演員張靜初作為韓泰品牌形象代言人。我們計劃在中國替換市場不只是以輪胎的銷售數量,而是以更高端的品牌形象來擴大份額。
中國政府在2010年開始控制輪胎產業的產能,但在這個行業里仍然有大量的企業,你怎么看?
據我們所了解,中國政府不是要把整個中國的輪胎產能控制下來,而是建議在中國的東部沿岸、海岸線一帶盡量不要增設輪胎產能。韓泰輪胎目前在中國有兩家工廠,這兩個工廠的產能是一年3000萬左右,其中70%作為內銷,30%出口。
隨著中國汽車產業的快速增長,韓泰輪胎也想增加對中國的供應量。5月18號,我們在重慶開奠基儀式。重慶第三工廠建設成時,產能可以增加1500萬條。我們目前在中國的市場占有率將近20%。以后在繼續維持這個占有率的同時,在高端化產品運營方面我們會做更多的努力。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haipeng88.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haipeng88.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關注校車安全永不過時[07-12]
- 十年 客車行業醞釀出新的格局[01-04]
- 黃宏生大起大落的傳奇人生[12-21]
- 博世的百年品牌發展之路[11-21]
- 大陸集團推出48V車載電力技術[11-29]
- 海格百億大單:“水到渠成”的收獲[11-28]
- 安凱寶斯通以實際行動提升智能制造[11-27]
- 大金龍在海外市場已成為“實力派”[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