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車發展應因地制宜有緩有急
2010年底,湖南衡南縣,發生接送校車墜河事件,14名孩子死亡,6名受傷,2011年9月,湖北省荊州市兩名幼童被悶死在幼兒園校車,再次刺痛社會的神經,2011年10月26日,河北省贊皇縣,四歲的田元樸在從校車下來之后,被一輛后八輪從腿部碾過,導致右腿截肢。一個個幼小的的生命,還沒來得及綻放,就已經離開了這個大千世界,我們在疼惜的同時,都忍不住要問一句,我們的校車究竟是怎么了?
有人說,有美國校車成功運營的經驗,為什么我們就不能直接借鑒呢?有人說,政府部門為什么不能拿出相應的硬性政策并強制監管呢?有人說,為什么校車事故屢屢發生,它的推廣依然甚難進行呢?有人說,專業校車的技術已經相對成熟,市場又如此寬廣,校車離規模性的“專業化”為什么還是遙遙無期呢?
其實,上面的問題并不難回答,美國校車興起于上個世紀60年代,如今已經有將近50年的歷史,時間積累的經驗,并不是我們靠簡單的學習就可以直接拷貝過來的;2010年9月1日,我國首部強制性校車安全國家標準——《專用小學生校車安全技術條件》正式實施,關于校車的內部設施都給了明確方案,但是,此標準,卻并沒有后期的監管以及懲治方案,換句話說,國家只是確立了一個標桿,至于達不達標,卻另當別論;校車事故,現在已經成為一種“社會性”的現象,但是,校車的運營權基本上還是在公交客運公司手里,那么盈利性就又成了一個阻礙校車發展的因素;有業內專家和客車制造企業的人說,專業校車的技術,實際上,已經較為成熟,但是,政府各個部門責任不清,客運企業保守觀望,積極推進因素還較少,導致校車離大規模“專業化”還尚有一段距離。
那么,校車的發展就此陷入瓶頸了么?孩子的安全,就真的只能扼腕嘆息了么?我們到底應該怎樣度過這段尷尬期,客車網的記者,就此問題,與業內眾多人士進行了溝通,最終得出了這樣一種看法:校車發展應因地制宜有緩有急。
中國國情不比美國,一線城市、二三線城市以及農村,發展步調相差較遠,作為一種以“安全”為首要目標的交通工具,校車的發展,也自然不能一概而論。也就是說,在決定校車安全的三個因素——車輛、運營和管理里面,要根據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側重。
從近幾年校車發生事故的地點不難看出,在城郊或者農村,人們安全意識普遍較差,加上經濟水平有限,各種拼車,農用三輪車、報廢車輛、二手車等充斥著原本應該強悍的校車市場,各種慘重的事故,相繼發生,但后續改革措施卻云淡風輕,如果血的教訓,都不能換來農村孩子一段安全旅程的話,那么,是我們整個社會對他們的虧欠,記者通過與孩子家長以及當地政府部門溝通后發現,對農村現在發展狀況來說,要想用上“長鼻子”校車,并不現實,校車不安全因素主要還是集中在司機職業素質差和車輛本身質量不過關上,針對這片區域,記者認為,當地政府應該選購符合路況的普通校車,并且在司機的培訓上多下功夫,形成一種可監控的規范管理。
在我國首部強制性校車安全國家標準——《專用小學生校車安全技術條件》推行一周年之際,黃海客車推出了新款的半長頭專用校車,在安全因素里,將“適用”巧妙地融合進去,據悉,黃海在研發初期,大量參考了國內外尤其是美國校車的結構設計,出了多套備用方案,但是,根據實際調研和前期200多輛平頭造型校車的安全運營經驗,黃海人發現,“仿美式”校車造價高、油耗大,并不適合中國所有的地域,考慮到現在中國國情地域性差異太大,黃海還是將基調定在了“政府買得起、學校用得起、學生用得起”的“國情式”校車。
黃海校車
誠然,客車網的記者在用戶回訪時發現,現有校車采購有兩個趨勢,對于一些有經濟實力的大的公交客運公司,在初步嘗試采用宇通的“長鼻子”仿美式校車,青島交運溫馨巴士有限公司,在2011年打算購買20輛宇通 “長鼻子”校車,德清縣也在應用宇通“長鼻子”校車的過程中,形成了一種比較好的運營模式。但是對于一些中小型客運企業,大家卻把采購的重點放在了“安全”和“適用”兩個方面,像長安和黃海這些牌子反而得到了更多的認可,成為目前中國市場校車的主力軍。
如果不能生存,何談發展?如果不能循序漸進,事情的發展必然會適得其反,所以,在記者看來,我們在看到遠處的同時,也不能忽略眼前的局面,中國校車的發展,只有先穩住局,先保障現階段中小學、幼兒園學生的安全,才能談規模性的發展。所以,因地制宜,有緩有急,才是目前校車最好的發展方式,我們鼓勵專業化,卻并不鼓勵在條件還不允許的情況下盲目追求最佳狀態,我們希望,在不同的地域,國家能給出不同的監管運營方案,將國情放在第一位,將每個孩子的安全都放在心上,他們才是我們的未來!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haipeng88.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haipeng88.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從鈦酸鋰“逆襲” 看新能源客車動力電池“三國殺”[03-29]
- 直播—“安凱美麗中國行”第四季銀川站[03-29]
- 康明斯:鏈合全球技術資源,構建本土化模式[02-04]
- 揚子江雷洪鈞:大客車更適合用磷酸鐵鋰電池[01-30]
- 歐科佳張小平:中國需要什么樣的“互聯網+”公共交通[01-11]
- 歐陽明高答客車網:“十三五”客車電池什么樣[01-15]
- 2016百人會23位專家領導共話新能源客車[01-27]
- 誰家的車 讓精明徽商敢做吃螃蟹的人[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