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患于未然—細說公交客車安全隱患
近日來,公交事故頻發,我們在總結教訓的同時,也不禁反思公交客車存在的其他安全隱患,希望可以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不要等到有更多的亡羊再去一點一點的補牢,盡最大的力量去防患于未然.
司機駕駛室尚待改進
2009年3月7日廣州298路公交車在行駛過程中被一女乘客搶奪方向盤釀成車禍;幸好以上事故在事發時司機都不顧個人安危先把車停下來,否則后果將不堪設想。楚天都市報2007年4月4日報道:武漢一家六口在乘坐公交車時,因為坐過了站司機又不愿違規停車,竟然全家動手毆打司機并搶奪方向盤。這種乘客干擾司機正常駕駛的實例不勝枚舉,這些事件從表面上來看只是司機跟某一位或幾位乘客之間的矛盾,但是,如果因此而引發交通事故,就有可能是群死群傷,對廣大乘客的出行安全保障造成威脅,還會禍及路面其他車輛和無辜行人。
為了防止司機被非正常干擾影響安全,最有效的辦法莫過于改進這種開放式駕駛室。公交車上配備獨立或半獨立的駕駛室是最理想的選擇。由于現行公交車超載的事實短時間內無法改進,因此建議駕駛室下半部分全封閉,可有效防止小型物件意外滾入駕駛室,上半部分為欄網式(高度為地板起計一點六米左右為宜)與儀表臺距離以足夠司機側身通過為宜(萬一司機有什么不測乘客也可應急進入駕駛室將車停住),令駕駛區與乘客區有效地半分隔,公路客車沒有站立的乘客所以可不需要上半部分。這樣的話乘客既可與司機進行必要的簡短問話,也可以監督司機有否吸煙、打電話等違章行為。
這樣就可以有效地防止乘客非正常干擾司機,令司機與乘客保持必要的距離安全駕駛,并且當司機在萬一受到襲擊時不至于直接受到正面沖擊而無法控制車輛,同時也能臨時棲身躲避、報警等候救援,并且保障了所有乘客以及道路的安全。
司機疲勞駕駛
現在的交通事故中很多都是跟疲勞駕駛有關,據統計數據顯示,因疲勞駕駛而發生的交通事故占總起數的2 0%左右,占特大交通事故的4 0%以上,被稱之為“道路交通安全的‘禍首, 然而現在的大客車駕駛區域內踏板與座椅之間空間過于狹小,使司機(尤其是高個子)的右腿不能得到完全伸展,導致司機駕駛時只有曲著右腿或是使勁伸長左腿并彎腰含胸伸長雙手,甚至有些個別型號的客車把駕駛座椅往后調盡都不夠伸展雙腿(特別是右腿),司機唯有將座椅調高,幾乎是吊腳離地、搖搖欲墜坐不穩。這樣的姿勢想不疲勞駕駛都難啊!
許多交通事故的產生都說是因為司機疲勞駕駛操作不當,又有誰會刨根問底想到,客車廠家在設計生產的時候,駕駛操縱機構人機工程考慮不到位,也是導致司機疲勞駕駛的重要原因之一呢?很多司機都只是感覺很累,都以為是和勞動強度大有關,或許有的司機也已經留意到這一點,但大客車公交車的司機基本上都只是司機而已,并非車主,車都是公司的,是不可能進行改進的。即使是運輸公司的領導,在選車買車時往往又會疏忽這些。
客車網建議客車生產企業的領導及工程技術人員應該多多走訪基層調查這些情況,并組織各種身材(特別是高個子)的技術人員對各型號的客車產品進行多天長時間(每天8小時制市區繁雜道路公交模式以及根據交通法仿效長途客運司機)連續駕駛(因為短時間的試駕是根本無法完全體驗到正式的駕駛工作時所出現的問題),親身體驗操縱機構位置設置的不適,加以改進,使之更符合人機工程學。希望以后各個廠家生產出來的大客車公交車都可以讓所有各種身材的司機都能找到最合適的駕駛姿勢,把這些容易導致司機疲勞的硬件因素消除,乘客的生命安全才會得以最大的保障。
車輛常用操作機構創新應循序漸進
車輛的常用操縱機構過于創新有時候未必是好事,根據國際慣例,汽車的轉向燈開關和變速桿的設置是分別用不同的手去操作的,在我國,汽車都是左方向,變速桿都是右手操作,也就是說轉向燈開關應該由左手來操作才符合人們的習慣(絕大部分的車都采用了這個設計慣例),但有少部分的車型卻是用右手去開轉向燈,這樣的設置表面上來看也沒有什么大問題,到了某些關鍵時候駕駛員往往會因為不習慣而導致轉向燈亮遲了幾秒鐘,這對交通安全的影響也是不小的。
其它開關(如空調電器、車門開關等)設置在哪里問題不大,唯有轉向燈開關不能違反人們的習慣啊。不墨守成規,大膽創新一定是要建立在安全的前提下的。空調電器、車門開關等其他開關只要伸手能及,設置在哪里問題不大,唯有轉向燈開關的設置就象離合剎車油門三個踏板的排列順序一樣重要是不能違反人們的習慣的。
這些事實告訴我們,牢的缺陷已經明顯的擺在眼前,不要等到亡羊的數量驚人才去補。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haipeng88.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haipeng88.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從鈦酸鋰“逆襲” 看新能源客車動力電池“三國殺”[03-29]
- 直播—“安凱美麗中國行”第四季銀川站[03-29]
- 康明斯:鏈合全球技術資源,構建本土化模式[02-04]
- 揚子江雷洪鈞:大客車更適合用磷酸鐵鋰電池[01-30]
- 歐科佳張小平:中國需要什么樣的“互聯網+”公共交通[01-11]
- 歐陽明高答客車網:“十三五”客車電池什么樣[01-15]
- 2016百人會23位專家領導共話新能源客車[01-27]
- 誰家的車 讓精明徽商敢做吃螃蟹的人[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