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最容易被忽略的重點
據國家權威部門統計數據顯示,2008年我國公路旅客運輸量為220.7億人,占各類運輸方式旅客運輸量的92.07%。龐大數據的背后不僅僅是我國客車銷量的激增,更伴隨著各種關于客車的重大交通事故見諸報端。
酒后駕駛、疲勞駕駛、超員超載、路面狀況……我們為公路客運事故找到了一個又一個托辭,而讓整個行業集體忽略的一點是——我們的客車完全沒問題嗎?其實,除去以上這些客觀因素,客車本身不能滿足需要是導致諸多事故發生的主要誘因;相關強制標準的缺失,給予了客車企業在安全設施配備上太大的“主動性”,更因此抹煞了客車生產企業在事故中應該承擔的責任。
推薦標準:有多少力度?
2009年8月28日,四川省自貢榮縣發生一起客車側翻的重大交通事故,當場造成2名乘客死亡,另有多名乘客受到不同程度的輕重傷。
2009年8月23日,湖南省婁底市一輛客車發生翻車事故,車上搭乘的29名乘客中有2人當場死亡,4人送往醫院搶救無效后死亡,其余另有23名傷者在醫院救治。
類似的事故實在觸目驚心,數不勝數。我們試問,如果事故客車上都配備有安全氣囊、安全帶等最為基本的安全設備,結果還會如此慘痛嗎?為什么這些設備在客車上出奇一致的被“忽略”了?記者在查閱國家《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后發現,其中規定總質量大于12000千克的長途客車和旅游客車必須安裝符合規定的ABS,而在當初交通部制定的《營運客車類型劃分及等級評定》規定中也要求高一級以上的大型營運客車必須配備ABS。對于其他客車兩個文件均沒有強制要求安裝ABS。至于安全帶的配備、座椅的長度和承載量等方面,都無強制標準。記者注意到,國字號標準中很多只是推薦標準,而非強制標準,很多主動和被動安全裝置甚至成了客車的“選配”。客車買主自然從經濟利益出發,放棄仍有提升空間的安全性指標。
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客車業內人士介紹,目前我國已有的客車相關標準有100多項,由于我國的很多客車技術來源于國外,都是引進后再加以改進和調整,更有甚者一些客車企業就是由原來的卡車企業改造而來,造成了客車企業門檻低、技術落后、安全意識不強等問題。
記者回憶起2009年上海BAAV年度客車大獎評選時,歐洲評委們對待客車安全性的重視程度讓人肅然起敬。不僅儀表盤、滅火裝置等部位得到了認真審核,甚至是扶手、護欄的軟硬程度等細枝末節也在這些歐洲同行們考量的范圍之內。在歐洲,盤式制動器、行車記錄儀、自動間隙調整臂、自動滅火裝置、安全氣囊、三點式安全帶都是客車的必備裝置。客車在國外之所以已經超越家庭轎車,成為最為安全的出行方式,這與國家對客車安全技術的強制規范不無關系。
反觀國內,由于目前很多涉及主動和被動安全設施的規定都是推薦標準,把產品做成什么樣最安全,在一定程度上只是廠家的自覺行為,所以很多客車業界人士才會在客車網論壇上疾呼:“做車就是做良心!”
強制標準:足夠完善嗎?
自從2008年2月1日起,我國生產的客車開始執行一項新的國家強制標準——GB13094-2007《客車結構安全要求》。據標準主要起草人、全國汽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客車分技術委員會副秘書長孫鷹介紹,新版標準最大的變化是增加了一系列安全要求。“每一條術語,如應急門、動力控制乘客門、行動不便乘客、輪椅使用者、優先座位的定義及技術要求都反映了該標準無處不在的安全要求。”
另外,從2006年8月1日開始,我國《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規定》實施范圍已從之前的M1類車輛(包括駕駛員座位在內,座位數不超過9座的載客車輛)擴大到全部載客車輛。國家質檢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的有關人士也表示,全部載客車輛納入召回范圍,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我國客車安全性不高的現狀。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副秘書長韓鐳指出,客車安全話題現在引起了廠商的重視。自從客車安全這個話題悄悄地熱起來后,特別是國家強制標準實施以來,各大生產廠商紛紛打出安全牌:測翻試驗、加裝配置……而且幾乎一夜之間,全國的中高檔大客車都裝上了ABS。針對目前我國強制性國家安全標準日漸完善,邱京寧認為:“進步很大,但是存在的問題也不是沒有,其中就包括標準的細化和全面性。事實上,各廠家對待安全的態度也相差懸殊。”
“想要真正改善客車安全性,不論是國家機關,還是客車企業,任重道遠。”在2009年4月舉行的客車安全技術標準評價體系研討會上,中國公路學會客車分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裴志浩表示。他同時也指出:“2009—2010年,我國交通運輸部將著力補充和完善客車結構安全標準,包括客車上部結構強度分析研究與試驗測量方法、客車正面強度試驗研究與測量方法、客車發動機可變進氣門緩速制動裝置研究以及客車輪胎爆胎保險裝置研究,逐步建立起較為完整的營運客車安全標準體系。”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haipeng88.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haipeng88.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從鈦酸鋰“逆襲” 看新能源客車動力電池“三國殺”[03-29]
- 直播—“安凱美麗中國行”第四季銀川站[03-29]
- 康明斯:鏈合全球技術資源,構建本土化模式[02-04]
- 揚子江雷洪鈞:大客車更適合用磷酸鐵鋰電池[01-30]
- 歐科佳張小平:中國需要什么樣的“互聯網+”公共交通[01-11]
- 歐陽明高答客車網:“十三五”客車電池什么樣[01-15]
- 2016百人會23位專家領導共話新能源客車[01-27]
- 誰家的車 讓精明徽商敢做吃螃蟹的人[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