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公交車去留宜從內部決策走向民主聽證
公交車改革固然需要大膽,但大膽與心細并不矛盾。如何保證公交車改革契合民意,除了要進行必要的調整外,更重要的是強化群眾參與,給群眾以充分的知情權,讓群眾獻計獻策。只有介入民主聽證程序,才能避免改革劍走偏鋒,改革成功值才會更高些,群眾才能更滿意、更高興。
今夏沈陽將取消空調車,更換封閉的車窗;現有的900余輛雙燃料公交車,年底前將改為汽油車;即日起,攜帶桶裝液體者一律禁上公交車……6月6日13時,針對成都市公交車事件,沈陽市交通局第二次召開公交企業緊急調度會。石其金局長當場拍板,敲定上述關系到百姓乘車出行安全方面的系列重要舉措。(6月7日《沈陽晚報》)
成都公交車事件余悸猶在,沈陽立馬掀起一場公交車改革風暴,這種審時度勢的跳躍思維固然用心良苦,但是,不少網友直指此舉實乃因噎廢食,不該如此草草改革了事。
其實,公交車燃燒事故我們不該忽略以下幾點:一是國內各大城市公交車超載太過嚴重;二是對城市公交車的安全管理仍存在死角;三是對公交的投入不夠。況且,公交車兼具公益性質,是幾乎關系到每一個市民的民生問題,如果能介入民主聽證程序,或許效果更為理想。
民主聽證程序的設定是一種對公民權的尊重,表明行政權之于公民權的回歸。由是觀之,沈陽這次公交車改革,更應拓寬參與渠道,提升公共政策的合理性,增強政策選擇的科學性。在沒有經過民主決策之前,取消空調公交車、雙燃料公交車改為汽油車、攜帶桶裝液體者一律禁上公交車等等,這些一刀切的改革方式極有可能引發民意的對立面。
倘若公交車改革能從“關起門來決策”、一紙通知執行到邀請旁聽和舉行聽證會,這無疑是民主與法制建設進步的體現。據悉,成都市6日下午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事故公交車和駕駛員相關信息時指出,根據對事故現場和燒毀的公交車調查,排除了公交車自燃和機械原因引起燃燒,有可能是人為原因引發事故。也就是說,公交車燃燒事故不能單從公交車身上“問罪”。筆者始終覺得,公交車還沒有到系統全然崩潰的程度,只是稍有些許漏洞,只需打上補丁即可。
既是如此,沈陽的公交車改革更不可急著一刀切。公交車改革是必要的,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改革牽一發而動全身,涉及許多方面,尤其關乎民生的既得權益方面。比如,有沒有必要取消空調車?攜帶桶裝液體者一律禁上公交車又該如何界定,難道礦泉水瓶都不能隨身嗎?總之,每個細節亟須審慎待之。
公交車改革固然需要大膽,但大膽與心細并不矛盾。我們應該把問題估計得全面些,把各種準備做得更充分些,只有這樣,我們的改革成功值才會更高些,群眾才能更滿意、更高興。如何保證公交車改革契合民意,除了要進行必要的調整外,更重要的是強化群眾參與,給群眾以充分的知情權。不僅要讓群眾了解改革的內容、改革的詳細過程,還要讓群眾獻計獻策。只有介入民主聽證程序,才能避免改革劍走偏鋒,才能使公交車改革回歸公益本色。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haipeng88.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haipeng88.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從鈦酸鋰“逆襲” 看新能源客車動力電池“三國殺”[03-29]
- 直播—“安凱美麗中國行”第四季銀川站[03-29]
- 康明斯:鏈合全球技術資源,構建本土化模式[02-04]
- 揚子江雷洪鈞:大客車更適合用磷酸鐵鋰電池[01-30]
- 歐科佳張小平:中國需要什么樣的“互聯網+”公共交通[01-11]
- 歐陽明高答客車網:“十三五”客車電池什么樣[01-15]
- 2016百人會23位專家領導共話新能源客車[01-27]
- 誰家的車 讓精明徽商敢做吃螃蟹的人[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