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車技術要帶領中國汽車業進入變革新時代
海內外專家指出,汽車智能化成為汽車技術發展的革命性趨勢,也是各大汽車企業未來奪取全球市場的最重要支柱之一。近年來,汽車產業內超過90%的創新均和汽車智能系統相關,預計新車的智能化相關的零部件成本將占總成本的六成以上,目前僅占30%左右。
“在未來10年內,智能汽車技術將進入快速發展期,特別是依托3G網絡實現路況導航、股票交易和社區交流等互聯網的應用,中國汽車業將迎來網絡互聯信息化的新時代。”在近日,由中國信息協會主辦的“2011中國汽車產業信息化高峰論壇”上,原機械部部長何光遠對電子和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的前景頗為樂觀。這和《汽車觀察》在2011年3月刊封面故事《掘金車聯網》的觀點不謀而合。
像iPhone一樣“潮”起來
蘋果iPhone的出現改變并引領了一個時代潮流,汽車信息化全面進入2.0時代,將讓人們的用車生活得到前所未有的改變。
web2.0這個詞或者概念,去年火得一塌糊涂。如果要向專家求解,得到的答案可能有幾十個。用最容易理解的話說,它能有助于用戶更多參與到數據的產生和操作當中來。相對于舊的軟件,它更具開發性,能讓數據更輕松實現共享,鼓勵人們創建、協作、編輯、分類、交換和促進信息,并且易于使用。
這樣理解起汽車信息化2.0時代就更加清晰易懂了。在研究節能技術、混合動力、電動技術的同時,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正在成為車界的潮流。
同濟大學MBA導師鄭鑫博士給出了一組數據,截至2010年12月,中國網民規模達到4.57億,較2009年底增加7330萬人;互聯網普及率攀升至34.3%,較2009年提高5.4個百分點。
“到2011年,全球汽車行業總體信息化投資規模可達到342.2億美元,但我國汽車信息化投資占全球比重不到4%。”大眾汽車有限公司VW品牌市場部總監辛宇預測說。盡管如此,2006年~2011年世界汽車信息化投資平均年復合增長率為4.9%,而我國則達到了8.6%,尤其是在IT服務領域增長更快,達到16.8%。
像安吉星應該說是信息化過程中比較有代表性的產品之一,它是通用汽車研發的一套汽車安全信息服務系統。2008年底北美上市的95%的通用汽車產品都安裝了該系統,至今在北美使用安吉星(On—Star)服務的用戶已經超過600萬。
而中國是北美之外首個導入安吉星系統的市場,在2011年上海車展上展出了安吉星手機應用,這個應用程序適用于包括iPhone、Android、Windows Mobile、Symbian、Blackberry等眾多手機平臺。這套系統可以通過手機對車輛進行遠程控制,車主可以在手機上實時查看車輛狀態、遙控車門鎖、甚至啟動發動機。
上海安吉星執行副總經理李超在《汽車觀察》采訪時透露,該系統于6月底正式推出,用戶可以在自己的手機上直接下載安裝軟件。
2010年是產品運營的第一年,到去年年底安吉星的用戶數量是17萬,李超介紹,今年的新增用戶目前有40萬,加上去年的用戶,到今年年底激活的用戶數量在50萬左右,到明年年底預計會有100萬用戶的規模。現在安吉星在上海有一個350坐席的呼叫中心,他們已經開始籌建第二個呼叫中心,今年8月份位于廈門的700坐席呼叫中心將開始啟用,全國將達到1千座席的規模。
目前,車聯網已經受到越來越多重視,國家物聯網技術給予了很高關注和支持。許多車企也紛紛聯手網絡運營機構和電子產品公司推出相應的車載系統,OnStar在北美花了十五年的時間,在李超看來,上海安吉星正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把這樣一項完善的服務終端直接引入國內市場。而其他產品比如3G車載信息概念,只是提供一些娛樂和導航服務,還不能稱之為完整的車載信息技術,“當然他們也在逐步推出安全和整車集成方面的服務,但是這需要一個過程。”李超說。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haipeng88.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haipeng88.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關注校車安全永不過時[07-12]
- 十年 客車行業醞釀出新的格局[01-04]
- 黃宏生大起大落的傳奇人生[12-21]
- 博世的百年品牌發展之路[11-21]
- 大陸集團推出48V車載電力技術[11-29]
- 海格百億大單:“水到渠成”的收獲[11-28]
- 安凱寶斯通以實際行動提升智能制造[11-27]
- 大金龍在海外市場已成為“實力派”[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