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路透社報道,法國汽車制造商標致雪鐵龍計劃關閉工廠以降低產能過剩壓力,但遭到工會和工人的強烈抵抗。而法國政府也對關閉工廠的行為抱持批評態度,但并未采取實際行動阻止標致雪鐵龍。
四年前美國汽車制造商為了得到政府的救助而大幅削減產能,數以千計的工人平靜地接受了遣散金,開始尋找新的工作。而四年之后的歐洲,情形卻大不相同。
7月份標致雪鐵龍員工們得知公司將關閉位于巴黎市郊的一家工廠時,工會領導Jean-Pierre Mercier 開始號召員工采取行動,迫使標致雪鐵龍首席執行官菲利普·瓦蘭保持工廠運行。
該工會計劃發動長期的抗議示威,而其它工會更傾向于為員工爭取更多的裁員補償。
對于歐洲來說,發生在歐奈蘇布瓦(Aulnay-sous-Bois)的這次抗議可能僅僅是個開端,歐洲汽車制造商開始著手解決長期存在的產能過剩問題,標致公司準備到2014年裁剪8000名員工,但實行起來并非易事。
工廠揮之不去的陰影
相比美國汽車制造商,標致汽車對員工的遣散計劃要慷慨許多,公司承諾所有員工都將找到新的工作,離職的員工也將獲得高額補償金,但Seine-Saint-Denis的員工卻并不領情。
Seine-Saint-Denis議員Francois Asensi說,“關閉Aulnay工廠將是一個雙重悲劇,除了巨大的經濟比重外,工廠還是該社區穩定的重要保障,關閉它將造成社會災難。”
意志的較量
法國政府選擇了與這次爭端保持距離,盡管工業部長Arnaud Montebourg批評了標致公司的裁員計劃,政府卻并未阻止工廠的關閉。另外還有人指出標致汽車夸大了產能過剩的問題,關閉該工廠只是為了獲取更多利潤。
工會官員正在準備進行斗爭,許多歐奈工人也表示已經拒絕了標致公司為其尋找新工作的承諾。距離標致汽車聲明關閉工廠已經一個月了,由于員工們都在享受暑假,歐奈蘇布瓦工廠大門的停車場空無一人,但9月份工人回來后,決定標致工廠及歐洲汽車制造商未來的斗爭將再次展開。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