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進的德國大眾汽車終于停下了擴張的步伐。大眾汽車CEO馬丁·文德恩日前公開表示,大眾汽車目前擁有12個品牌,已無需再收購其他品牌。
文德恩的表態對大眾汽車來說或許是一個好消息。去年,雖然大眾成功超越豐田成為世界第二大汽車公司,但由于擴張過于激進,業內有聲音認為,大眾可能成為下一個因為組織機構太過龐大從而陷入困境的豐田、通用或者福特。
7月4日,大眾宣布以44.6億歐元的價碼收購了保時捷汽車業務余下的50.1%股份。加上去年完成收購的商用車企業MAN,今年上半年收購的摩托車企業杜卡迪,大眾擁有了多達12個品牌。這使大眾汽車在其稱霸全球的征程中邁進一大步。
不過,大眾汽車的激進戰略已經招來了競爭對手的“冷嘲熱諷”。今年7月26日,菲亞特和克萊斯勒汽車雙料CEO馬爾喬內指責競爭對手大眾汽車在定價策略上過于激進,價格戰使得原本低迷的歐洲汽車產業狀況越發惡化。馬爾喬內表示:“這是價格和利潤上的屠殺。”
“雖然文德恩再度聲稱馬爾喬內對大眾打價格戰的說法屬于荒謬言論。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大眾汽車已經意識到了激進擴張的‘危害’。”汽車分析師賈新光說。
去年,在大眾汽車倚重的中國市場爆發了大規模的DSG變速箱故障,這使其在中國的美譽度受到了巨大的傷害。而最新的消息顯示,大眾汽車完成了史上規模最大的人事調整,總計31名頂層高管發生職位變動。大眾汽車此次高層變動,將調整重心放在中國業務、商用車業務和奧迪品牌業務上。
賈新光認為,在沒有出現大規模問題之前,能夠及時停下來是好事,此前通用、福特和豐田的失敗就是最好的證明。“當前大眾汽車擁有12個品牌,必須對管理層進行調整方能實現更加順暢的全面管理。”賈新光說。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