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雙限風波”,到后來發生的奔馳內部“深喉”爆料事件,都表明付強已成為另一個陣營的“眼中釘”。付強離職由此也揭示出奔馳營銷渠道整合中的深層次矛盾仍然難解。
在業界素有“營銷高手”評價的北京奔馳銷售與市場執行副總裁付強被傳即將離職。盡管北京奔馳一直以“沒有聽到消息”否認,但多個渠道的信息顯示,付強的離開已成必然。
消息人士透露,預計北京奔馳將在4月底發布付強離職的公告。一個多月前,付強才高調發布了北京奔馳2012年發展規劃,并稱“今年是北京奔馳至關重要的一年”,公司將沖擊12萬輛產銷目標。3月23日,付強甚至還出席奔馳全新M L級越野車上市發布會。
付強離開的時機頗為蹊蹺。目前,北京奔馳與奔馳(中國)正在激烈爭奪未來在華營銷大權,付強在這一敏感時期離職,將給持續近一年的奔馳營銷渠道整合再添曲折情節。
黯然離開
3月26日下午,奔馳北京區域某經銷商無意間透露,北京奔馳汽車銷售與市場執行副總裁付強已經正式離職。對于中國業務仍是進口車占“大頭”的奔馳來說,付強的離職似乎并不重要。
隨后在微博上,一位資深業內人士透露,與付強見面后證實了這一消息,但付強近期仍將在北京奔馳上班,直至確認繼續者。
至此,付強離職的傳聞基本屬實。他也由此成為今年2月以來,北京奔馳離職的第二名高管。今年春節后,北京奔馳原經銷商網絡發展與管理總經理方錦江已被確認離職。
去年年初,業界還在猜測剛剛離開上海大眾斯柯達的付強,將選擇哪個新平臺施展所長;最終當揭曉他將前往北京奔馳擔任主管銷售與市場的執行副總裁時,業界頗為期待。
付強有著十多年豐富營銷經驗,曾一手主導奧迪和斯柯達入華初期的品牌營銷推廣,1999年初任一汽大眾副總經理的付強,僅用5年時間,使奧迪成為國車代表,品牌影響力達到從未有過的高度。
2006年,付強執掌上海大眾斯柯達事業部,不僅成功將小眾品牌成功改造并推向市場,并在第三年以三款車型使中國躍升為斯柯達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
2010年11月付強從斯柯達卸任,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花了半年時間將他網羅麾下。可惜好景不長,這次聯姻前后不過一年多時間。
“雙限”風波
從目前已經曝光的事實來看,付強在北京奔馳一直未能施展所長,這可能是他離職的原因。
付強上任不久,即對銷售網絡出臺了“雙限”政策,分別是限制最低售價和限制經銷商銷售區域。但由于“雙限”政策直接觸動了利星行等大經銷商集團,這一政策遭到抵制,并被部分經銷商“捅到”了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在后者干涉下,這一商務政策無疾而終。
在汽車業,主機廠與經銷商表面上市合作伙伴,但多年來由于雙方實力和資源不對稱,后者一直處于弱勢地位。多數汽車企業中,經銷商為了獲得更多年終返點,基本上對廠家是“有令必行”,這是行業“潛規則”。
付強按照“規則”辦事,旨在穩定國產奔馳價格體系,但沒想到這樣一個在其他任何品牌都頗為“正常”的舉動,遭遇了經銷商強力反對。
整合僵局
而“雙限”風波只是暴露了矛盾的“冰山一角”,后來發生的奔馳營銷渠道整合事件,徹底掀開了奔馳內部矛盾。具體來說,就是同一個奔馳品牌,擁有北京奔馳和奔馳(中國)兩個不同營銷渠道的難題。這種矛盾曾引發進口產品向國產渠道轉換期間的價格大戰,嚴重傷害了奔馳品牌。
為解決問題,北汽與奔馳開始醞釀整合,并在去年7月聲明要實現營銷整合。但在8月份雙方實現銷售與市場人員聯合辦公后,整合再度陷入僵局。原因在于北汽、奔馳與利星行一直未能就新建合資銷售公司的股權達成一致。
利星行不愿從新的銷售公司中出局,作為妥協,北汽集團將出讓10%的股權給予前者,最終奔馳、北汽和利星行將分別占得50%、40%和10%的股權,在新銷售公司中北汽并沒有實際控制權。這意味著未來付強仍然無法掌控奔馳的營銷政策,無奈之下選擇離職,并不意外。
“三個和尚”
“付強可能觸動某些既得利益者利益,”一位分析人士認為。
相比奧迪和寶馬兩大競爭對手,奔馳在華營銷整合難度更大,因為不僅牽涉與中方合資伙伴,還牽扯到一個實力強勁的經銷商集團———即利星行。
奔馳品牌是由利星行引入中國的,后者長期作為奔馳在華總代理銷售汽車。2006年,奔馳中國以向利星行讓渡49%股份的代價,收回了總代理。至今,利星行仍控制著奔馳在華40%的銷售渠道,居于壟斷地位,其影響力不容小覷。
俗話說,三個和尚沒水喝。奔馳、北汽和利星行三方,奔馳是處于中間的調停角色,它無法放棄北汽和利星行任何一方;后兩者則爭相要拉攏奔馳。如果說利星行代表奔馳的過去和現在,那么北汽就代表奔馳在中國的未來。按照戴姆勒奔馳董事長蔡澈的說法,奔馳在華要將國產車與進口車銷售比例從3:7轉換為7:3,顯然國產車奔馳是未來發力重點。
爭斗繼續
在付強帶領下,北京奔馳的2011年被稱為其歷史上的“突破”之年。累計銷量達到9.3萬輛,同比大幅增長86%,遠遠超過豪華車市場的平均增幅,北京奔馳在奔馳品牌中的在華銷量比重一下子由2010年的30%提升到近42%.2012年北京奔馳將國產車型的銷量定在了12萬輛,增幅高達50%。
三方博弈中,付強作為北汽董事長徐和誼“挖”來的職業經理人,代表了北汽集團利益。由于利星行并未出局,這也意味著即使三方的新合資銷售公司成立之后,他仍然要不斷為中方股東謀取最大利益。換句話說,長期博弈并不會消失,只是換了個新舞臺。
如果一個品牌長期將精力浪費在內耗上,其發展將受影響。付強作為身在局中之人,在一年多博弈中可能已經身心俱疲;與其徒費精力,不如早日退出。
相關閱讀
如果您想了解關于以上信息的更多內容,請填寫以下表單: | |||
咨詢欄目: | 人才資訊 | 驗證碼: |
|
您的姓名: | E-mail: | ||
您的單位: | 職 務: | ||
您的電話: | 傳 真: | ||
通訊地址: | 郵政編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