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平靜了8個月的華泰汽車內部再次發生人事地震,去年7月正式加盟華泰的“常務副總裁侯海靖因個人原因請求辭去目前在公司所任職務”。更有消息稱,與侯海靖一同離職的還有華泰“經營管理委員會”的其他四位高管,但華泰方面并未證實。
高管更迭,似乎已成為華泰汽車的家常便飯。在短短9年內,華泰“走馬燈”似地更換了7任“一把手”,數量之多無不令人稱奇。從最初華泰集團董事長張秀根兼任總裁,到張才林、李廣凡、高鳳有,再到徐恒武、童志遠和劉志剛,盡管其中不乏汽車業知名職業經理人,但都無法擺脫離開的魔咒。令人費解的是,華泰的總裁們為什么總是難逃“短命”的宿命?這背后到底有什么不為人知的秘密?
一切變故就發生在這三個月之間。
2012年1月初,剛剛從北汽福田離職之后的黃華瓊并沒有選擇放假休息,而是應時任華泰汽車常務副總裁候海靖的邀請,低調地來到華泰汽車上班,主管營銷工作,以助力華泰“二次創業”。
但誰也沒有料到,春節假期沒過多久,便傳出黃華瓊加盟奇瑞、出任奇瑞總經理助理一職的消息。而僅僅一個多月之后,候海靖也對外宣布正式離開華泰。
或許是過于湊巧,讓人不得不產生疑問:原本準備大干一場的候海靖突然離職,這背后是不是有什么矛盾沖突?這三個月又究竟發生了什么事,讓華泰不得不又再一次換帥?
壯志未酬
“不用重復地說每一個故事了吧,每一個版本的梗概都是一樣的。就當一年演一場電影吧。”接受媒體采訪時,剛剛離開華泰的侯海靖如此表述自己在華泰的經歷,但他并沒有直接透露離職的原因。
擔任過上海通用總裝車間生產經理、上海通用東岳汽車公司整車廠廠長、福田汽車副總裁等職的侯海靖有著豐富的合資工作經驗,而這恰是華泰董事長張秀根選中他的重要原因之一。去年5月份,經受了總裁劉志剛離去與薩博“閃婚”失敗雙重陣痛的張秀根通過獵頭公司接觸了侯海靖后,兩人一拍即合。6月27日,侯海靖便正式加盟華泰。
幾天之后,侯海靖率新的核心管理團隊在北京與部分媒體正式見面。會上,侯海靖透露,在他加盟華泰汽車之前曾對其進行過一番考察,包括華泰總部、榮成基地以及鄂爾多斯基地, “我認為華泰是一個待開發的、很大的能量場,是非常好的平臺,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這在合資企業是很難做到的,于是決定加盟華泰汽車。” 對于自己為何加盟華泰侯海靖曾如此表述。
據透露,為此,侯海靖與華泰簽了十年的任職合同,并對媒體表示至少要干五年,與“經營管理委員會”一起在董事長張秀根授權下帶領華泰“二次創業”。
當天雖然董事長張秀根未能出席媒體見面會,但張秀根的兒子張宏亮以華泰汽車董事的身份與侯海靖一同與媒體見面。一位多次參加華泰媒體活動的人士告訴記者,每次有侯海靖出現的場合,張宏亮也會一同在場,甚至在去年廣州車展華泰新聞發布會上,新車寶利格的售價都是由張宏亮來公布的。
沒想到,八個月之后,侯海靖便提出辭職,背棄上任之初許下的“至少要在華泰干滿五年”的諾言,這其中的導火線到底是什么?
記者第一時間聯系華泰汽車公關部媒介經理黃華,他向汽車商報記者表示:“職業經理人在一個企業就職肯定要有一年的試用期,他也有一年的時間來了解這個公司,是否適合他的經營手段,當然侯總的離去是因為個人原因。”
而針對“除此次侯海靖從華泰離職外,其‘經營管理委員會’另外四名高管也離開了華泰,使得原本的9人管理委員會只剩下4人”的傳聞,汽車商報記者也曾致電華泰方面,華泰汽車新聞發言人霍心一向記者表示:“目前可以確認的只有侯海靖一人。”
隨后,記者撥通去年與侯海靖一同進入華泰任集團副總裁兼營銷公司總經理的“經營管理委員會”成員之一管宇的電話詢問其是否還在華泰任職,但管宇回答:“這個問題我現在不能給你任何答復。”
華泰汽車營銷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郭云飛則對汽車商報記者說:“關于公司的銷售一直由我來負責,對于侯總的離去我覺得也很突然。”目前正在湖南出差的郭云飛不愿意透露太多的細節。
當事人拒不回答,華泰方面的官方說法又不能讓人信服,一時間,關于侯海靖離職的真正原因業內人士眾說紛紜。
換帥怪圈
“如果你清楚的話,張才林根本不是總裁只是銷售公司總經理,李廣凡也不是總裁,但媒體非要把他們說成是總裁,那我們該說什么呢?其實,真正的公司總裁是從童志遠開始的。” 對于有媒體關于華泰汽車九年七任“總裁”的說法,身為華泰汽車董事的張宏亮頗為不滿地對汽車商報記者說。
成立于2000年的華泰汽車,從2000年到2005年一直是由其董事長張秀根兼任總裁,從2006年至2009年由徐恒武任華泰汽車總裁,隨后徐恒武調任華泰汽車歐意德動力集團董事長兼總裁。其后,分別曾在北汽和華晨服務長達20年的童志遠與劉志剛接任華泰汽車第三、第四任總裁,而有些媒體卻將曾任華泰汽車副總裁兼營銷公司總經理的張才林、李廣凡和高鳳有三位高管的離去也算作了華泰汽車總裁的“流失”,于是加上此次離職的常務副總裁侯海靖有了九年七任“總裁”的說法。
雖然記者接通了張宏亮的電話,但關于“侯海靖為什么離職”的問題,張并沒有直接回答。
“據我多年研究民營企業的經驗看,一般總經理的去職多是與董事長,在某些問題上的決策有分歧。”中華民營企業聯合會會長保育鈞在聽說候海靖因個人原因從華泰離職的消息后對汽車商報記者說。
一位已經離開華泰多年的“總裁”告訴汽車商報記者,當年他到華泰之后,發現華泰的平臺、資源還是很不錯的,但人員的流動性太大,為了鼓勵員工的積極性,他便建議張秀根通過節省成本,拿出一部分錢來獎勵員工,但是后來華泰的管理層并沒有通過他的建議。“今年多花5000萬,明年多掙2個億。但若不花這個錢,明年就掙不了。”上述“總裁”到現在都還記得當年和管理層據理力爭時說過的話。“當時員工們等著發錢,但人力資源遞交上去的方案又不能被通過,而我因為跟張秀根叫板,他也開始對我有些不滿意,沒辦法,我只能辭職。”
事實上,這位“總裁”到現在都覺得很可惜,若當年他的提議被通過,他也不會離開華泰,畢竟他也不是“朝三暮四的人”。據了解,在去華泰之前,他曾在一家公司工作了近20年。
不只是上述這位“總裁”,關于童志遠與劉志剛離開華泰的原因,目前業內多數人認為是,董事長張秀根放權不夠,導致作為下屬的總裁感到“被極度控制,放不開手腳”。甚至在網上曾流傳著,“1萬元(有的說5萬元)的單子也要張秀根親自批示”的說法。
“家族企業的一個特點是對財權的牢牢把控,這是可以理解的。”一位業內人士指出。
也許正是為了回應華泰高管“出走”是由于董事長不放權的說法,去年在侯海靖加入華泰時,華泰汽車成立了由9人組成的經營管理委員會,作為副總裁當中唯一的常務副總裁,200萬元以下的單子,侯海靖可以直接簽字,不用上報董事會。這曾一度被認為是華泰汽車集團董事長張秀根“放權”的重要標志。
但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羅磊則認為:“這么大的一個企業,200萬元的審批權還是小。”
困境待解
隨著侯海靖的離職,有消息稱華泰的執行層面也存在人事變動的可能,能否如規劃完善產品譜系,真正迎來華泰的發力年仍是個未知數。
據了解,在侯海靖任期,華泰汽車制定了“200計劃”,即2015年實現50萬輛級的產銷能力,而在2020年實現200萬輛級產銷能力。
其產品路線設定汽油機與柴油機雙線并行的策略。按照華泰的規劃,2012年,華泰將實現汽油機與柴油機全譜系的量產,其中汽油機將生產從1.0L至2.4L,柴油機將生產1.0L至3.0L。而其自主的自動變器箱技術也將在未來4至5年內,保持4速及6速的優勢,同時研發9速的級別,保證未來的產業升級。
翻閱華泰汽車銷量數據顯示,2011年華泰汽車全年銷量出現了37.9%的跌幅至50553輛。其中圣達菲下滑43.6%至43517輛,已走入產品生命周期末端的特拉卡下滑32.5%,僅有2889輛。更為悲觀的是,被華泰汽車視為向轎車轉型的B11全年銷量竟只有3637輛,去年底上市的華泰寶利格(B35),定價在13.97萬~22.97萬元的區間,本是華泰汽車致力于品牌向上提升的嘔心之作,但自上市至今累計銷量也不過千余輛,被國內迅速激發起來的SUV新車上市熱潮所覆蓋。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的一位副秘書長告訴記者,這樣的業績說明,華泰汽車正在遭遇空前危機,B11和B35這兩款車的市場失意直接導致前期高額的成本投入可能無法收回,企業的戰略轉型也很可能將就此擱淺無法推進。再加上原有業務大幅縮水導致營收上的銳減,恐將引發企業的惡性循環。
而此次侯海靖的離去,華泰汽車的“200計劃”是否有某些改變或調整,也成為了媒體及業界關注的焦點。
“一直都是董事長在管全公司,侯總只是常務副總裁,從公司起來到現在這么多年一直都是董事長在主事,我們以前是按照戰略在走,現在還是按照戰略在走,我們已經有了一個HT8的經營流程,大家都是按照這個流程在走,所以,走一個人兩個人不會影響到公司的既定戰略。”張宏亮自信地說。
另外,據張宏亮透露,在今年4月舉行的北京車展上,華泰汽車將展示與馬來西亞寶騰汽車合作生產的新款MPV,以及華泰自主研發的新款轎車。曾在去年廣州車展首次亮相的華泰新款轎車B21也將于近日下線,7月份正式投放市場。
被媒體熱炒的華泰“9年7任總裁”簡介
張才林 2002年11月~2004年8月任華泰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17歲進入北京吉普,曾任中國第一家合資企業北京吉普銷售公司總經理,后任華翔富奇銷售公司總經理、四川汽車工業總公司總經理,現任吉利集團成都公司總經理。
李廣凡 2004年9月~2005年7月任華泰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澳大利亞華人,曾任職三江雷諾汽車有限公司銷售部長并監管中國大區業務、金杯通用公司高管。
高鳳有 2005年7月~2006年初任華泰汽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后回歸華晨汽車。
徐恒武 2006年4月~2008年5月任華泰汽車集團總經理。曾任昌河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中國航空工業供銷公司副總經理。現任華泰汽車歐意德動力集團董事長兼總裁。
童志遠 2008年6月~2009年12月任華泰汽車集團總裁,曾在中國第一家合資企業北京吉普工作了21年,是國內汽車界赫赫有名的技術型企業高管,現任沃爾沃汽車中國區首席執行官。
劉志剛 2010年3月~2011年4月任華泰汽車集團總裁,曾任華晨金杯汽車公司總裁兼銷售公司總經理。
侯海靖 2011年7月~2012年3月任華泰汽車控股集團常務副總裁兼華泰汽車集團總經理,在上海通用、上海通用北盛基地、北汽福田等企業任過要職。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