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泰汽車再次換帥的消息得到了證實。3月21日,華泰汽車發表公告稱,華泰汽車集團常務副總裁侯海靖因個人原因請求辭去目前在本公司所任職務。侯海靖此次離職,距其上任僅僅8個月時間。與他一同離開的,還包括其他4名高管。
此次換帥,也是華泰這家成立不到10年的汽車企業第七次更換“一把手”。
罕有的換帥怪圈
華泰又換帥了!上周這一消息即在微博上傳播,并在3月21日得到了公開證實。華泰換帥實在太頻繁了。在短短9年內,華泰“走馬燈”的更換7任“一把手”,數量之多無不令人稱奇。從最初華泰集團董事長張秀根兼任總裁,到張才林、李廣凡、高鳳有,再到徐恒武、童志遠和劉志剛,盡管其中不乏汽車業知名職業經理人,但都無法擺脫離開的怪圈。
吊詭的是,去年7月上任的侯海靖原本是最被看好的華泰“主帥”。因為此前華泰集團已經認識到頻繁換帥的問題,當選定從福田汽車“挖”來的、具有豐富經驗的侯海靖時,與之簽訂了“十年長約”。侯海靖亦承諾,不會像前幾任總裁一樣將華泰作為跳板,并宣稱將帶領華泰步入“二次創業”。
侯海靖曾擔任上海通用總裝車間生產經理、上海通用東岳汽車公司整車廠廠長、福田汽車副總裁等職;華泰動力總成工程研究院院長韓志玉擔任過福特汽車主任技術專家、長城汽車研究院院長。華泰嶄新的管理團隊曾讓業界對華泰汽車的前景充滿期待。令人尷尬的是,侯海靖還沒來得及施展自己的抱負,即迎來了與其他6位前任相同的命運。
家族式車企之弊
資料顯示,華泰汽車是汽車業內少有的家族式企業,董事長張秀根和他出生于1984年的兒子張宏亮共同持有華泰汽車集團60%的股權。作為資方,張秀根也試圖尋找到優秀的職業經理人,助自己一臂之力,但過去嘗試都不成功。
侯海靖上任前,有華泰高管層談到,盡管新的管理團隊擁有豐富的行業工作經驗,并為華泰現有的業務服務,但更重要的是要建立起管理層與資本方的信任關系,否則“走馬觀華泰”的舊戲還將重演。事件的發展再度印證了這一觀點。
可見,華泰問題癥結應在于資方難以與職業經理人建立良好的信任關系。此前認識到高管動蕩之弊的張秀根,也曾嘗試將管理模式改為董事會授權下的經營管理委員會負責制。當時業界人士評價,這是華泰汽車從家族式經營管理走向現代企業制度性管理而邁出的一大步,但這一嘗試隨著侯海靖的離職宣告失敗。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