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德平:補貼退坡后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機會和挑戰
蘇州達思靈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德平就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機會和挑戰,發表了演講,以下為演講實錄:
尊敬的各位專家、同行、女士們、先生們,你們好,我是吳德平,來自蘇州達思靈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我今天的題目有點大,但是迎接挑戰和機會的本身有某些特殊的應用和技術來做到的。那么我今天站在五個方面,給大家進行一些介紹。
首先,蘇州達思靈是我2012年從加拿大回國創立的。我們的核心技術有兩個,一個是我們的雙突擊直流發電機技術,一個是我們的動力系統集成技術。那么我們的開發目標呢,模塊化、標準化的增程器系統,那么目前已經在蘇州進行了生產和開發。
那背景先大概介紹一下,這個補貼退坡是我們市場化發展的動力,在我們補貼很多的時候呢,基本上大家沒有這樣的想法去開發技術。那么就使得我們對于,比如說混合動力的開發越來越少。但是呢,從下面補貼的政策可以看到,其實到了2019年、2020年的時候,我們的補貼會急劇的減少,也就是電池不能用太多了,這導致續駛里程的降低。但是市場不會允許續駛里程,反而要求續駛里程增加。因此呢,我們需要有相關的技術來彌補這樣的要求。
這里面呢,委托我們武漢EV做了市場調查。在武漢20家物流車他們對續駛里程的要求,基本上大家可以看到,平均要求在180-250公里,最大的需求在250-300公里。也就是說對于物流車的要求,實際上在250公里左右。但是現在市場上物流車實際情況呢,大概在150-200公里。那么這150-200公里還是上公告的續駛里程,那實際的續駛里程更少了。那我這里做了基本的分析,現在存在哪些問題。
如果我要滿足市場的250公里的續駛里程,電池做了大概分析需要70、80度電。一方面政府補貼減少,要求電池減少,不然你成本太高。另一方面滿足市場的需求,實際上電池要增加。因此呢,我們真的面臨挑戰。這些挑戰呢,實際上是來自于環境、車的負載不同,也來自于補貼,對于3萬公里的要求、EKG的要求。
因此,政府又想了一個辦法搞個雙積分,補貼減少以后,再從另外一個方法解決。其實雙積分呢,可能都想到了一件事情。雙積分是每輛車多少分,因此要拿到積分就要大量的賣車。大量的賣車就是市場化,一方面我們市場化面臨著挑戰,另一方面呢,我們真的要市場化,不然雙積分也拿不到多少。
因此,我們就推薦以達思靈的開放方向用增程式電動車來解決這個問題。那增程式怎么解決呢?一方面呢,我們增程式電動車要有存電續駛里程,另一方面通過增程再把續駛里程延長到350公里左右。那么基本上滿足市場的需求,可以市場化、批量化銷售。
那什么是增程式電動車?這里面我大概介紹一下,典型的增程式電動車我們有兩款,一個是雪弗蘭沃蘭達,一個是寶馬的A3,這兩款車都在市場上有非常好的銷量。那么增程式電動車,首先是純電驅動,然后裝小容量的電池。那么再加上增程器的備用發電,兩者結合到一起,能夠滿足一般的續駛里程的需求。同時呢,又能夠在室內工況下完成純電動零排放的使用。
那么如果開放增程式電動車呢?我們說一個車廠開發混合動力,油電混合動力是非常復雜的開發過程。但是如果開發增程車呢,就要簡單得多。基本上和我們合作的車廠,基本上開發是分兩個階段的。第一個階段,做純電動整車開發,把空間留下來。第二個階段加增程器進行綜合測試。那么測試也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做純電動的測試,加上增程器以后再做第二段的測試。當然開發增程式電動車呢,也屬于混合動力的一部分。那么要做各種測試,上公告、做排放,要有16萬公里的測試。
為了開發增程式車,我們蘇州達思靈也開發了系列的增程器產品。結合目前市場上,我們的合作伙伴,哪怕競爭對手,我們大家共同開發的增程器。目前市場上可以買到的一般有15千瓦、20千瓦、30千瓦、50千瓦、60千瓦。那么蘇州達思靈還在開發天然氣的、甲醇的。那么未來也會開發壓縮空氣的增程器,目的是使市場有更多的選擇,也有更多排放的指標選擇。
那么如何配制一輛增程式電動車呢?首先增程式電動車實際上是一個總體的概念。它像混合動力一樣,也有強混、弱混、中混,那么增程式也有強征、弱征。其實強征呢,以燃油發電為主。弱征呢,是以動力電池為主。那么強征呢,大多數時候叫串混。弱征呢,實際上叫做被動增程。那么弱征的特點呢,我們達思靈希望市場上更多開發弱征的電池。為什么呢?一部分以動力電池為主動力,然后增程式提供輔助動力。那么目標能達到,比如說350、400公里這樣子。那么弱征的好處成本低、體積小,那么不需要達到無限續駛里程。
因此增程電動車的意義,實際上在純電動車的基礎之上,增加一部分續駛里程,滿足用戶的需求就行了。那么這個需求呢,比方說特斯拉第一輛車推出來460公里,目前特斯拉推出來多少,大概350公里。實際上超過350公里,大家對于里程焦慮基本上很少了。
那么這邊呢,我們列出來了達思靈基本的產品,目前達思靈在展會里面也有展臺,這些產品也有展出。如果大家有興趣,可以到展會上我們交流一下。那么這里面呢,有一些應用的案例。那下面做兩到三個應用案例,那么這里面第一個案例是2.5噸的物流車,大家可能都知道市場上有很多類似的物流車。它原來純電動用了41度電,跑160公里,這個是市場上測試的結果。
那么我們在41度的基礎之上,我們沒有減電池,我們加了8千瓦的增程器,最大的續駛里程可以達到350公里。那么如果要求100公里的純電里程,零排放,那么它總共可以達到245公里,這都是實際測試的結果。大家可以想想一下,如果用純電動達到350公里的綜合續駛里程,成本要高出10萬元。
那么再舉個例子,6米的純電動客車。原來的電池是38度電,綜合續駛里程可以達到100公里,實際上是99.8公里。那么電池容量不變,我們加個20千瓦的增程器。那么最大的續駛里程可以達到390公里,就算你要求有50公里的純電模式,因為這是補貼的要求,那么可以達到200公里,從100公里增加到200公里。那么你要想達到390公里的純電動,它的配置成本要高出18.7萬元。
第三個案例,7米的電動客車。那這個呢,原來的電池是80度電,8千瓦時。那么滿載最大續駛里程可以到120公里,這個顯然是不滿足市場需求的。但是呢,我們給它加了3千瓦的增程器,把電池容量降到60度電,實際上最大續駛里程達到了300公里。那么按照純電50公里的模式要求,也達到了220公里。這個就是在有限增程器的使用條件下,我們只是達到有限的續駛里程,而不是要求一定要做到無限的續駛里程,像傳統車那樣。
那么我們的觀點是滿足用戶的使用要求即可,所以這是我們目前使用的一些案例。希望我今天的介紹呢,能給大家在增程式車的開發方面,或者說需求方面有一個基本的概念。大家如果有需求,我們可以進一步的探討合作。
謝謝大家。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haipeng88.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haipeng88.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李小鵬在全球可持續交通高峰論壇(2024)全體會議上作主旨講話[09-26]
- 城市公交停車(保)場安全生產管理規定[09-13]
- 如何運用乘客與市場調查優化公交線路運營[09-11]
- 成都市快速公交系統建設與運營實踐[08-19]
- 中小城市公交線網優化面臨的主要問題、發展需求及優化策略[08-16]
- 城市公交行業駕駛員心理健康調查及對策建議[08-08]
- 城市公交企業如何開展安全隱患排查?[08-06]
- 城市公交企業基層班組文化建設的實踐與思考[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