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人會|新能源汽車中國工況研究項目研討會報告(二)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吳志新主持了此次會議,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高級工程師徐月云、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秘書長王賀武、精進電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TO蔡蔚分別進行引導發言(詳細內容請見: 新能源汽車中國工況研究項目研討會報告(一)),另有十余位嘉賓參與了研討交流。
以下是在研討交流環節嘉賓的發言精編:
長江汽車:NEDC已不適合中國發展現狀,希望“中國工況”盡早成為國標
從客車補貼角度來看,目前都是按照NEDC來評價,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給廠家和用戶都帶來了很大的困擾。NEDC和實際情況有很大的差異,公告上報的數據和實際不同,公眾也會產生質疑。現在“中國工況”已經做了這么詳細的測試,我想應該可以解決大部分問題,希望讓它早日成為國標。
長安汽車:建議基于不同的用戶需求進行分類,形成不同的工況
長安汽車通過實踐發現,不同城市油耗差距很大,原因是目前主要根據NEDC工況進行設計。目前很多的研究都是對消費者的需求進行研究,但消費者需求很難控制,以一個固定的工況評判可能會存在不全面的問題,因此我建議是否可以基于不同的需求來做分類,比如出行特征或者駕駛習慣等,然后根據分類來做不同的工況,讓不同的工況做一個占比,以最終的占比做分數的判斷和最終的評判。
北京汽車:推進“中國工況”實行要更為慎重
從提高用戶感受,讓用戶更加信任油耗標識的角度來看,推進工況變化很有必要。但我國現階段更多的問題是有一些政策和對外承諾的目標,如果變化了實驗工況造成目標的變化,對外會產生一些影響。因此建議推進新工況的進度應該慎重一些。例如現在提出到2020年油耗5L的目標,如果實驗工況變化導致目標無法實現會給消費者造成困惑甚至產生負面影響。因此我建議從政策的角度出發多做一些討論,包括碳積分都會與政策、能耗、續駛里程密切相關。
大眾汽車:希望國家在做法規整體框架的時候可以考慮法規的協調和穩定性
工況對排放、油耗影響都非常大,我們希望國家在做法規整體框架的時候能考慮法規的協調和穩定性,因為從企業開發的角度來看,法規越早確定、越穩定的話對企業來說確實能減少很多開發計劃的擴大。
王兆(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標準所副總工程師):新舊實驗方法轉換正在進一步討論
目前“中國工況”已經提交到國標委,雖然工況立項標準還沒下來,但是工況在進行當中,實驗方法也已經開始進行。實驗方法的修訂過程跟中國工況標準出臺的過程可以是同步的。另外還有一項工作就是新舊實驗方法之間的轉換,工作組進行了一些討論,現在還沒有最終定論,初步是將2022年或者2023年作為一個時間節點,在此之前NEDC工況老的實驗方法和基于中國工況新的實驗方法,兩者之間都有一個宣傳,在這個時間節點之后必須采用中國工況所測量的結果。還有待工作組最后形成定論。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技術發展部:“中國工況”對新能源汽車整車和零部件的傳統開發都會有很大的幫助
關于中國工況采集的數據和電動汽車的應用方面如何結合的問題,很多企業提出,動力電池、電機、專用零部件的中國工況如果能做出來,對整車和零部件的傳統開發都會有很大的幫助。同時,因為現在消費者對電動汽車續航里程很擔憂,特別是整車續航里程的工具算法上,如果中國工況采集這么多城市的數據,同時能做前期的預研研究或者方法研究,對整車企業可能有更大的支撐作用。
小熊油耗APP :中國工況需考慮各區域的不同情況
采集數據的時候我們要考慮城市、地域、油品的一些問題,NEDC和中國工況實際上現在都面臨的問題是全國只有一個數字,但是實際上中國的地域廣闊,每個地域車主的用車油耗偏差都很大,統一的數字到底代表哪個地區,比如東北地區,用乙醇汽油并且是極寒地區,油耗普遍來講都比正常的全國平均油耗高20%左右,這樣東北的車主永遠都會對公告油耗不滿意。因此,在統一的數據情況下如何顧及到各個地方不同地域消費者的特別情況,給消費者一個更加準確的參考或者是建議。
發改委能源所:中國工況對后續的政策的設計非常關鍵
發改委能源所從去年開始重點研究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相關政策,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越發認為工況對后續的政策的設計非常關鍵的。特別是汽車行業從2016年開始陸續出臺各項政策,很多政策的可持續性相對較差,更多的可能是一個階段性的政策。很多政策瞄準的時間節點都是2020年,那2020年之后政策如何去調整,我認為可以考慮通過中國工況的引入進一步推動各項政策的融合。比如像雙積分政策,希望統籌兼顧燃油車和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但是還未找到兩者之間最為契合的點,可以考慮通過中國工況的設計把油耗轉換成碳排放,再結合上游電力行業的碳排放因子,在2020年之后以碳排放指標去協調節能汽車和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不必像現在對電動汽車以續航里程量化分值,再引入重量、電耗等指標,反而將問題復雜化,難以實現不同技術路線、產業鏈上下游的協同。
另外一方面,我們國家的汽車消費政策也需要中國工況為基礎。當前推出的購置稅減半等財稅政策,并沒有利用好工況油耗數據,而是按排量一刀切,這樣的政策設計是不是真正減排,還是有很大改進的空間。
所以說未來,以中國工況的開發為基礎,協同推進汽車供需兩側結構調整和政策制定,構建良好的政策體系,可以考慮深入探索一下。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haipeng88.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haipeng88.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李小鵬在全球可持續交通高峰論壇(2024)全體會議上作主旨講話[09-26]
- 城市公交停車(保)場安全生產管理規定[09-13]
- 如何運用乘客與市場調查優化公交線路運營[09-11]
- 成都市快速公交系統建設與運營實踐[08-19]
- 中小城市公交線網優化面臨的主要問題、發展需求及優化策略[08-16]
- 城市公交行業駕駛員心理健康調查及對策建議[08-08]
- 城市公交企業如何開展安全隱患排查?[08-06]
- 城市公交企業基層班組文化建設的實踐與思考[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