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胎現新技術:憑噪聲判斷路況
據了解,這一方法,有望使未來自動駕駛汽車在糟糕天氣下行駛時,變得更為安全。
美國交通局此前公布的數據顯示,在2002-2012年的十年間,因為道路濕滑而引起的交通事故達到96萬起,超過4700人因此喪生。道路濕滑占全美因天氣原因引發(fā)交通事故中高達74%的比例。
美國交通局的數據還顯示,因天氣原因而引發(fā)的交通意外,占據所有交通意外事故23%的比例。因此,有無數的工程師和科研人員,都希望找到一種能夠幫助駕駛員判斷道路是否濕滑、安全的駕駛系統(tǒng)。
對此,IEEE研發(fā)人員在日前嘗試通過分析車輛輪胎噪聲反饋的方式,判斷道路是否過于濕滑。比如,IEEE曾在2014款梅賽德斯-奔馳CLA車型的后胎部位安置一個麥克風,來收集輪胎噪聲反饋,并在波士頓地區(qū)的多種路面、多種行駛速度下展開測試。
事實上,IEEE并不是首家希望通過聲音來幫助駕駛員判斷道路狀況的機構。西班牙馬德里理工大學早在2014年就嘗試利用支持向量機,來分析輪胎在行駛時發(fā)出的聲音,并以此判斷所行駛的道路狀態(tài)。
然而,西班牙馬德里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當時發(fā)現,這一方法能夠準確檢測到的道路類型非常有限,同時也無法準確區(qū)分諸如砂石掉落到道路上這些沒有關聯的聲音信息。
與此同時,日本富山大學研究人員曾在2012年對外展示過一個類似的道路情況判斷系統(tǒng),只不過該系統(tǒng)是通過圖像,而不是聲音反饋的方式進行判斷。
具體來說,該系統(tǒng)要求在汽車上安裝監(jiān)控攝像頭,并通過查看其他車輛的車燈在道路表面的反光情況來判斷路況。不過,該系統(tǒng)要求道路中必須有其他車輛經過才能夠正常工作,且在大霧、低能見度和大雪天氣的表現非常糟糕。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haipeng88.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haipeng88.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李小鵬在全球可持續(xù)交通高峰論壇(2024)全體會議上作主旨講話[09-26]
- 城市公交停車(保)場安全生產管理規(guī)定[09-13]
- 如何運用乘客與市場調查優(yōu)化公交線路運營[09-11]
- 成都市快速公交系統(tǒng)建設與運營實踐[08-19]
- 中小城市公交線網優(yōu)化面臨的主要問題、發(fā)展需求及優(yōu)化策略[08-16]
- 城市公交行業(yè)駕駛員心理健康調查及對策建議[08-08]
- 城市公交企業(yè)如何開展安全隱患排查?[08-06]
- 城市公交企業(yè)基層班組文化建設的實踐與思考[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