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興堯:地方特色
我感覺新能源的范圍很寬,汽油、柴油以外的能源都應該屬于新能源的范疇,包括電、氣、氫燃料、生物柴油等,今天咱們主要談的是電。
我的觀點是這樣,中國汽車產量這么大,各種各樣的資源用量也非常大,光靠油、光靠石化不夠。另外我覺得地區不同,城市不同,能源不應該都是一樣的,應該有地方特色。
比如說現在的北京,京津冀這些地方霧霾這么重,解決霧霾對北京來說是當務之急。燒油也好,燒氣也好總還是有排放,電是零排放,可能對治理霧霾的作用首當其沖,所以純電動車也有好處。
盡管四中全會提出來法治了,都守法也很難,像插電式混合動力也是一種,但它要是不守法、不插電就變成燒油了,變成燒油的話你所說的新能源汽車節能減排,它也不節能不減排,在技術上就鉆空子。
我們以前搞柴油機,歐Ⅲ、歐Ⅳ到底是共軌還是單體,走哪條路線,造假的車非常好銷售。包括現在的插電式,司機可以不插,不插的話燒油也可以走,這樣的話它就不是新能源。
那時候所謂高壓共軌大家用得少,還是搞單體泵,當時叫廢氣帶循環,結果廢氣帶循環它也可以改,他把它拿掉就完了,不用廢氣帶循環車也照樣跑,歐Ⅲ就達不到了,就是假的。出廠的時候為了搞合格證它按照規矩做,實際使用時候就沒有達到排放標準。
純電動造假恐怕就不好使了,純電動治理霧霾,在有些地區有些城市有特殊需求我覺得走這個路線是行的。電動車走什么路線?討論非常多,意見也不一致,包括國際上的意見也不都特別一致。歐洲說我要跑長途,混合動力到高速公路主要還是油,在城市是電。
所以現在歐洲把發電機越做越小,但是效率越搞越高,他們的意思說是節能,這是歐洲的觀點,就是搞混合動力,純粹把發動機搞好也能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
所以歐洲電動車的推廣不是特別快,日本比較快,美國是這幾年開始把它提出來。中國現在霧霾,都是往汽車上賴,把汽車對霧霾的貢獻率估得比較高。我認為汽車沒這么大能耐,現在有好多地方,長春市的汽車量也不大,但是長春市也照樣霧霾。
我來的時候飛機外面黢黑就是霧霾了,這些霧霾什么地方來的?說是苞米稈,老農把苞米稈都燒了,但是我們沿途也沒有看見有燒的,所以我感覺現在賴的事、說的事比較多,到底是哪的事,沒有診斷明白,這是我的看法,所以現在要混合治療。
第二,北汽純電動我聽得很振奮,這個思路我蠻欣賞,走電動車發展這條路,用先進理念,他叫做輕資產投資,不是先建廠房搞那種固定資產,他把這個放得比較輕,把研發、營銷、網上這些新方法新運作強調得比較多。
這個路子挺好,什么意思?你把你產品的研發搞好,把經營和售后搞好,這樣我把我品牌搞好,不見得都得我自己建廠我自己做。
現在買很多國外品牌,鱷魚、皮爾·卡丹并不是這些廠子做的,這些廠子把它設計出來,技術條件有了,面料有了,衣服的品種要求得非常好。另外在它的銷售店,銷售店的管理和售后服務方面它都管。
對于制造問題,中國有很多廠生產皮爾·卡丹,像這種模式這是一種新的思路,新的模式,這樣的話就是把附加值比較高的東西,開發這些東西,核心技術這些東西我把它掌握住、抓好,這樣不是掙的勞力錢,這個新思路我很欣賞。
這個新思路介紹起來很系統,干起來不太容易,在中國這個環境,中國這套思路這套理念里面,這些新東西出來跟一個新生兒出來一樣,也是要折騰一陣子的,這一點要把它做好,我還是很贊成。
另外,關于節能減排也有很多爭論,比如說電動車節不節能,到底減不減排。電動車看你這個電是什么電?你要是水電、風電不產生污染,如果是煤電,用煤發的電它肯定是出電的時候已經污染了,這是一種污染的轉移。
電動車的電不是北京發反正是別的地方發,北京用電了,北京不污染了,別的地方可能沒有霧霾,但是對于解決北京的霧霾問題貢獻值比較大了,這是我的看法。
另外節能不節能,我認為電動車從整個效率來看是不節能的,(跟油)差不多。因為煤發電的時候也有效率,你這個電變成機械的時候又有效率,就是轉變次數越多,哪次轉變都有百分之多少的效率損失,這些乘起來最終從煤到電一直到車跑全過程來看,不見得節省多少,節能貢獻沒有什么特別的,減排就是看這個電怎么來的,所以我強調地區特色。
比如現在產氣的地方它就多燒氣,這是地區化。中國很大,各個地方產的東西也不一樣,這種多元化應該搞,有的企業對這些問題市場沒看準。
你要干一件事情不是一干了就有效益,建廠到它有收入這個時間是有一段時間的,這段時間作為企業是沒有收入的。
有的企業就不想這段時間把錢扔進來,但是作為一個事業,沒有人這么干它永遠長不大,不能成熟不能成長。一個電動車開發從無到有,這個過程里面要有很多失敗、很多挫折,一定要有這樣的企業有一種社會責任感把事業搞起來,寧可自己在經濟上面受到一些損失。
有的企業干電動車,現在干的時候都在干,等到電動車真正形成能力了,這個企業干了幾年干不下去了,能掙錢的時候它死了,我說電動車這個行業里面將來要有一批犧牲者有一批烈士,那時候我們要紀念他們這幫人是為電動車做了貢獻,他雖然沒有看到革命成功,但是他做了貢獻,我們應該把他們看成烈士。
北汽這時候下這么大力氣搞,這種精神我是很羨慕也是很佩服的。我們企業一定要有這種精神,特別是前期開發的時候要花錢,要花精力,不見得都有好處,但是這是一個事業必須要有人干。
因為現在中國的自主品牌要不搞這種前期開發,不搞技術儲備,我們永遠跟著別人走。所以要搞前期開發才有自己的思路,有自己路子可走。我感覺到我們現在有很多事情需要這些人,需要一些企業能夠先期開發,投入一些錢,投入一些人,投入一些時間把電動車做起來,這樣咱們國內自主品牌才有可能發展。
現在很多零部件企業和咱們整車企業遇到同樣的問題,咱們整車企業車做出來品牌不強,用戶不買。零部件也有很多企業也做出來了很好的,像高壓共軌和增壓機做出來了,盡管現在已經水平非常高,但是市場不大,這樣企業要想發展就必須有整車廠支持它,把市場給它,讓它成長起來,在成長過程當中暴露問題改進提高。
我不是主張這些企業投放市場的產品裝上不可靠的東西,但是不斷開發我下一個產品、下兩個產品,我和合作伙伴同步走,這是非常重要的,這是所謂的抱團取暖,咱們形成一個班子你幫我、我幫你,這樣中國自主品牌才能發展。
搞電動車也有很多協作配套企業,如果這些協作配套企業也跟著走,它搞這些零部件也不見得都是成熟的,很可能跟這個東西同步成長同步提高,這樣,北汽作為整車是一個龍頭,以主機廠的身份去領導它、管理它、要求它、幫助它提高,這個產業鏈才能成長。
我想一個新事業這種發展,意義不在乎這幾個車,是對整個行業這個產業鏈拉動作用,提高的作用,成長的作用,這個意義更大,這是我從社會的角度來看。
現在我們汽車產業包括電動車,如果整個這套產業鏈不成長起來我們將來什么東西都搞不好,電動車什么彎道超車根本不可能。
電動車在哪個單獨技術上我們都不是領先的,原來說我們有稀土,我們電機是領先的,沒那個事,搞電動車真正節能還是買外國的電機、買外國電池,用我們國內產品不是最棒的。我們電機、電池在世界上現在并沒有走在前頭。
北汽在純電動方面從整個成果來看我覺得走得不錯,走在國內前面,這套思路我很贊賞,我希望通過你們的成長能夠把下面的產業鏈同樣拉起來,為國家汽車事業也能做出貢獻。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haipeng88.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haipeng88.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關注校車安全永不過時[07-12]
- 十年 客車行業醞釀出新的格局[01-04]
- 黃宏生大起大落的傳奇人生[12-21]
- 博世的百年品牌發展之路[11-21]
- 大陸集團推出48V車載電力技術[11-29]
- 海格百億大單:“水到渠成”的收獲[11-28]
- 安凱寶斯通以實際行動提升智能制造[11-27]
- 大金龍在海外市場已成為“實力派”[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