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中國進程
1927年,首個由博世研發的柴油噴射泵成功投產,此后,博世的名字就與柴油領域的重要技術革新緊密相連。1997年,博世推出的共軌系統有力推動了清潔柴油 技術的革新,使柴油車駛入了“經濟、清潔、動力強勁”的全新時代。
在歐洲,超過50%的車都是柴油發動機,這一比例在中國只有1%。近二十年來,全球能源危機和環境問題,促使汽車工業不斷探尋更加清潔、環保、節能的解決方 案,柴油機在這一過程中取得了技術革新的關鍵性進展。Stephan Hoelzl深信,博世研發柴油技術已近百年,成熟的清潔柴油技術在經濟、清潔和駕駛舒適度方 面具有明顯優勢,將有力推動中國汽車工業的低碳化進程。
這位剛剛升任博世汽車柴油系統股份有限公司(無錫)的總經理來中國已經4年時間,他見證了中國汽車工業這幾年最快速的發展。對于中國柴油市場的前景,他 顯得頗為樂觀,預測,當市場達到2000萬輛規模時,柴油乘用車將占據12%~15%的份額。在他上任后所做的第一件大事是率先啟動國內最大規模的清潔柴油技術巡演活動,包括“移動展示單元”和“體驗之旅”兩大版塊。首輪巡演將以“今享‘柴’ 能”為主題,為期六個月,覆蓋全國約20個城市。Hoelzl并不期待立竿見影之效,巡展更像是給社會廣而告之。他希望通過巡演向公眾全面展現這一在世界范圍 內被廣泛采用的低碳交通方案,在逐步了解和接受柴油轎車后,能成為他們日常綠色出行的重要選擇。
PK混動、電動
在全球范圍內,越來越嚴格的排放標準正在被起草和頒布——歐盟設定了2020年將新車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至每公里95克的嚴格標準;而中國在“十二五”規劃 中再次指出了現階段車輛節能減排的重要性,并強調要重點推動節能汽車以及新能源汽車的研發與推廣。隨著消費理念的逐步成熟,國內消費者在購車過程中也 越來越重視其節能和環保性能。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董建平在巡展啟動儀式上表示,電動車將來是最終解決方案,但是很長一段時間無法實現大眾化,柴油車是非常好的解決方案,有100 多年歷史,技術已經很成熟。那么,除此之外,柴油車與被業界看好的電動車及混合動力車相比,到底還有什么優勢?“現有混合能源的電動車而言,柴油車更具有環保優勢。中國電動車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高于柴油車,原因是各個國家實際的能源構成不同。”Hoelzl對《汽車 觀察》表示。
早在1984年,博世與威孚公司簽訂了生產許可證協議,由此開啟了博世柴油系統進入中國市場的進程。1995年,博世和威孚的第一家合資公司——無錫歐亞柴油 噴射有限公司成立,在中國生產和銷售機械燃油噴射設備。2004年7月,雙方的合作得到了進一步的深化:博世與威孚集團聯合投資成立了博世汽車柴油系統股份 有限公司,致力于現代柴油噴射技術研發、匹配和生產工作。
在現有的共軌技術中,模塊化是其最大的特性之一。通過模塊化技術,可以根據各種功率段等指標選擇共軌系統,更新參數與零部件,從而滿足排放升級和燃油 消耗法規的要求。與同級別汽油車相比,裝配博世先進技術的柴油車能夠減少30%的燃油消耗,降低25%的二氧化碳排放,同時提高50%的扭矩。為了適應中國市場極其快速的變化, 嚴謹的德國人也不得不用中國式的思維來進行產品的開發與整合。原本在歐洲通常需要2.5年~3年的應用開發周期,目前在中國最低半年時間即能匹配好一個項 目,這對博世而言是一個很大的創新。
堅守
和博世占據德國應用柴油技術乘用車70%的市場相比,其在中國卻遭遇到了不小的阻滯。此前,一直在柴油技術上推廣的大眾汽車,經過百般努力仍無法撼動中國 政策對發展柴油技術的偏見之后,大眾汽車選擇了繞道而行——在汽油機基礎上以“TSI+DSG”技術革新來對抗油價的持續高燒。這樣,博世的柴油技術之路顯得孤注一擲,但他們對于前景依然充滿期待,堅守柴油車市場。
歐洲目前正在推行歐V、歐VI排放標準,為了滿足更嚴格的排放標準,所有汽車企業都在減少汽油機的應用,在中國目前還在起步階段,按照博世的戰略規劃,將 在中國市場開發重點放在四個方面,一是SUV,二是MPV,三是出租車市場,還有就是微面市場。目前,博世與國內部分主機廠聯合開發柴油轎車,以奇瑞的威麟V5、威麟H5、威麟X5以及開瑞優優最為搶眼;還有吉利的帝豪EX7、江淮的瑞鷹D19TCI、江鈴的陸 風X8、權勝、華泰的B112.0L柴油版、圣達菲2.0柴油4AT、東風柳汽的風行菱智柴油版、吉奧的GS-2新柴神以及奧迪的Q7V12TDI、Q52.0T和奔馳的威庭VI鄄TO,都 是以柴油機為動力,并且裝的都是博世公司的共軌柴油噴射系統。
“還有很多項目都在進行當中。”博世汽車柴油系統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曉東稱,博世的最終目的是通過這些項目合作,通過柴油產品走向市場,讓用戶們 感受到“這就是柴油機”。而在此次中國巡演中,“移動展示單元”這一獨創性的展演形式,向汽車制造商和研究機構全面呈現清潔柴油技術。“移動展示單元”通過不同功能區域,多角 度地展示了清潔柴油技術的方方面面——從柴油發動機長達一個多世紀的發展歷程,到當前最尖端的柴油技術及其未來趨勢,并通過多媒體技術呈現和講解清潔 柴油技術的多重效益。“通過推廣,消費者參與使用后就會慢慢地感知和接受柴油機。”王曉東說。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haipeng88.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haipeng88.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關注校車安全永不過時[07-12]
- 十年 客車行業醞釀出新的格局[01-04]
- 黃宏生大起大落的傳奇人生[12-21]
- 博世的百年品牌發展之路[11-21]
- 大陸集團推出48V車載電力技術[11-29]
- 海格百億大單:“水到渠成”的收獲[11-28]
- 安凱寶斯通以實際行動提升智能制造[11-27]
- 大金龍在海外市場已成為“實力派”[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