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客車國際保衛戰
亞星巴士在加納遭受西方競爭者的詆毀,面對這種新的挑戰,如何在國際化的市場營銷中維護中國客車和中國制造的健康形象,不僅需要政府的強力支持,更需要制造商和經銷商共同承擔起維護國家利益的社會責任。
2003年9月,加納交通部向中國機械設備進出口總公司(CMEC)訂購250輛亞星巴士及相關配件(金額1600萬美元),由中國銀行提供買方信貸,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SINOSURE)承保。首批36輛亞星巴士于2004年4月23日在加納首都阿克拉的獨立廣場舉行交接儀式,后來又增訂150輛(金額720萬美元),2006年4月全部交付完畢,總計400輛亞星巴士(總額1860萬美元)加入MMT車隊(312輛單體巴士和88輛雙層巴士),推動了加納城市公共交通的發展。
2009年1月,約翰•阿塔•米爾斯當選加納總統(新愛國黨),5月,MMT公司新任總經理就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大批亞星巴士出現故障而停駛,這些中國巴士只有4年的價值,不適宜加納的條件,而同期從比利時和印度進口的巴士仍然在運營中。這位荷蘭籍總經理還說:亞星巴士的離合器、發動機和電器系統有問題,也沒有英文使用手冊等等。
媒體報導后,加納前任交通部長理查德~阿那尼公開出面否認他在位時施壓MMT公司購買中國巴士,辯解說:中國巴士并不是他們描繪的劣質產品,中國可以為加納提供技工培訓和支持。
加納新聞社(GNA)的調查發現:事實并非MMT總經理所說那樣,而是因為公司沒有對車輛進行正常的維護才造成大量巴士停駛,而其它500多輛亞星巴士在鄰近的安哥拉、蘇丹和利比亞的運營狀況卻保持良好。
中方技術員發現MMT公司直接用自來水替代防凍液加入亞星巴士的散熱器(導致系統銹蝕、過熱和堵塞)、采用非原廠的次品配件,擅自更改發動機和拆除零部件,這些不正確的操作也是導致踏板和離合器普遍損壞的主要原因。亞星巴士批量出口加納是中國客車開拓國際市場的先驅,由CMEC與亞星客車簽訂國內買賣合同,再與加納交通部簽訂涉外買賣合同,明確規定車輛維修及日常維護由業主自行完成。質保期內中方派出技師在當地進行技術指導,中方在當地建立修理廠和備件庫以便在質保期結束后,滿足外方業主的維修和配件供應要求。
顯然,CMEC沒有專業能力為亞星巴士的長期運營提供售后服務和技術支持,而亞星客車又與外方業主無任何合同關系,僅對CMEC享有合同權利和承擔合同義務。這種所謂的銷售商買斷售后服務的客車出口模式,扭曲了運營商、經銷商和制造商之間的責權利關系,成為導致售后服務不暢的主要根源。
中國自1956年開始與加納有貿易往來,近年來的雙邊貿易高速增長,加納現已成為中國主要的貿易伙伴之一。而荷蘭人與加納有著400多年的貿易關系,在歐洲競爭對手長期主宰的加納市場中,亞星巴士剛為中國客車開拓出一個立足點就遭遇競爭對手的詆毀,我們必須行動起來維護中國巴士與客車的名譽。
西方世界,從政府到媒體,對中國制造常用放大鏡和顯微鏡找茬,除意識形態起著一定的作用外,實際上也與少數中國偽劣商品有關。任何消費者都要求質量上佳和價格低廉,而質檢部門的挑刺至少迫使制造商不敢投機取巧,如果出現問題就忙著“控負”(控制負面報道),不僅無法在消費者眼里建立起信譽,更是對國家利益和社會責任的一種玷污。
以優良的品質和有序的售后服務體系來保障中國客車品牌的力量,中國制造商、經銷商和政府只有通力合作才能拓展和穩固國際市場,這是從亞星巴士事件中應吸取的經驗和教訓之一。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haipeng88.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haipeng88.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關注校車安全永不過時[07-12]
- 十年 客車行業醞釀出新的格局[01-04]
- 黃宏生大起大落的傳奇人生[12-21]
- 博世的百年品牌發展之路[11-21]
- 大陸集團推出48V車載電力技術[11-29]
- 海格百億大單:“水到渠成”的收獲[11-28]
- 安凱寶斯通以實際行動提升智能制造[11-27]
- 大金龍在海外市場已成為“實力派”[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