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凱:突圍地域壁壘
當新能源汽車在近一兩年成為熱門詞語時,這股被所有企業追捧的熱潮似乎掩蓋了一個小細節,很多企業的新能源產品或一直處于“試驗狀態”,各地為了保護本地企業無形設置了地域壁壘,打入進到另一個城市顯得尤為艱難。
現在,新能源市場看似“百花齊放”,如何在不久的未來獲得市場的認可,產生利潤,目前要做的一件事情尤為重要,讓產品形成品牌,突圍市場壁壘。
2009年9月5日,安凱攜15輛純電動大巴助力大連“綠色達沃斯”論壇,成為該論壇會議用車的最大亮點。這在打破壁壘上,似乎看來是個不錯的舉動。
肥水不流外人田
空前的新能源熱潮想改寫傳統汽車的歷史。全球戰略的新能源共識,一系列促進新能源發展政策的出臺,可以肯定的是未來將是新能源的天下。
但似乎有點操之過急,《汽車觀察》多次撰文表述過這樣一個觀點,新能源的關鍵技術,特別是電池技術一直是國內乃至世界性的難關,而目前來看,情況更不容樂觀,市場培育嚴重落后于產業發展。
把時間機器往后做些調整,回到今年年初。科技部“十城千輛”電動汽車示范運營項目在武漢交接了首批客車,武漢市采購了100輛新能源客車,為當地品牌東風汽車。
而后,北京市采購北汽福田800多輛混合動力公交客車;重慶市采購10輛長安集團的混合動力轎車;長春則采用一汽的氣電混合動力公交車……
有人樂觀地認為:這是電動汽車正邁向商業化的運營。
現實真是如此?
事實上,首批“十城千輛”的入選城市在選擇示范運營的電動客車的時候,無不優先購買了本地的產品。
有果必有因。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政府補貼是吸引用戶一招,補貼的撥款卻是本地政府,這塊蛋糕如何來分?當然肥水不流外人田,用戶希望能夠把機會留給本土企業,而當地政府也希望能夠把錢用在支持本地企業的發展上。
于是在新能源客車的發展中,地方保護主義已經打上了很強的色彩。
有業內人士質疑,如果“十城千輛”項目依然按照現在的方式進行下去,實行地方保護,將不利于我國新能源客車技術的提升和新能源客車的產業化。
吃掉蛋糕上的奶油
或許大連市能夠起到今后新能源逐漸鋪開的示范作用。
今年2月,大連成為全國13個新能源汽車試點城市。沒有自己的汽車工業,只能靠外采,大連市區幾乎沒有大型工廠,近幾年環境污染中,機動車排放占到50%左右。控制這一勢態的惡化,新能源汽車當然是首選。
大連交運集團專門聘請了有經驗的專家和技術骨干進行項目調研、論證,制定“綠色達沃斯”會議服務及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項目的推進實施方案。
得知此消息的安徽安凱誠意上門,推薦公司研發的第三代純電動客車。通過招標、篩選,最終大連市政府選擇安凱“零排放”純電動客車服務“達沃斯”論壇。
早在2003年安凱就與北京理工大學聯合開發純電動城市客車,已經成功在北京121線運行。2004年,安凱12米和8米的純電動客車申請了新車公告,這些車成為中國第一批獲得國家發改委產品公告的純電動汽車。
目前,其12米純電動豪華客車、11.2米純電動城市客車等已經實現批量生產,70多輛的這些客車分別在又在湖南株洲、上海等地運行。
和很多“試運行”不同的是,安凱這些車是讓自己有利可圖的。就拿大連市政府購買的安凱純電動客車來說,服務完“綠色達沃斯”會議后,將投放到大連火車站至高新園區的示范線路運營。
在新能源沒有形成產業化生產前,成本的居高不下讓人望而卻步。純電動客車的燃料電池價格目前有的高達100多萬元,電池和電控系統的價格高,就直接導致新能源客車價格的上升。
誰能夠快速量產,降低技術成本,無疑就讓誰獲得巨大的優勢,占領未來新能源客車的巨大市場。
在采訪中,安徽安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程小平對《汽車觀察》說,“產品說話”,安凱這次競標大連“達沃斯”論壇會議用車上嘗到甜頭,大連交運集團副總經理張道健對《汽車觀察》說:“安全性和舒適性是高規格會議用車的核心需求,而安凱純電動客車不僅做到了安全與舒適,在節能環保上,則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這完全契合了‘綠色達沃斯’的主旨。”
安凱服務達沃斯論壇交車儀式
打入到其他城市,占領市場,安凱無疑偷吃掉蛋糕上的奶油,這讓業內多少有些眼紅。
在操盤了此項目后的程小平自己總結說,選擇像大連這樣沒有客車企業的省份,并快速出手,通過產業化最終贏得市場。
安凱今年已經在規劃新能源客車達到批量化生產的規模,到2011年,安凱將建成新能源客車整車生產線,2012年,年產有望達到3000輛。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haipeng88.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haipeng88.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關注校車安全永不過時[07-12]
- 十年 客車行業醞釀出新的格局[01-04]
- 黃宏生大起大落的傳奇人生[12-21]
- 博世的百年品牌發展之路[11-21]
- 大陸集團推出48V車載電力技術[11-29]
- 海格百億大單:“水到渠成”的收獲[11-28]
- 安凱寶斯通以實際行動提升智能制造[11-27]
- 大金龍在海外市場已成為“實力派”[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