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火車提速和動車組的開通,各地中長途客運的地位受到很大威脅。而鄂爾多斯—呼和浩特的長途客運卻越來越紅火,這是為何?
客車可以比火車快
論時速,客車比火車慢。但是如果算往返兩地的時間,火車并不見得比客車快。
“往返于鄂爾多斯和呼和浩特的乘客很多,和火車相比,快捷是長途客運最大的優勢。” 鄂爾多斯汽車運輸集團有限公司客運九公司總經理郭志權告訴《商用汽車新聞》記者。
郭志權認為,客車比火車快,首先是因為客車發車頻次密,等車時間短。
記者了解到,鄂爾多斯和呼和浩特之間的距離是255公里,每天只有兩趟火車往返兩市。而往返于這兩個城市的長途客車,最早一班車6:30從鄂爾多斯發車,最晚一班車20:15從呼和浩特返程,平均每隔20分鐘就有一個班次發出。對往返兩地的乘客來說,長途客車的時間彈性顯然要大得多。
其次,客車比火車快,是因為客車途中花費時間少。長途客車跑鄂爾多斯—呼和浩特單程大約需要3小時25分鐘,比火車單程4小時20分左右節省了近1個小時。
長途客車在路上用的時間為什么比火車短呢?
為了縮短途中時間,客運九公司制定了幾項嚴格規定。首先,實現“到點出發,準時到達,中途不上客”的承諾;其次,出發之前做好車輛檢查,做到路上不換輪胎、不換機油、不加油。為了節約時間,車輛只允許在出發前和到站后加油,客運九公司車輛的油箱都是385升的大容量,足以保證車輛無須中途停車加油。
郭志權告訴記者,車輛在行駛中途更換輪胎和機油,不僅耽誤乘客的時間,還有損于企業的誠信度。“不要小看一次、兩次的不準時,也許這一次、兩次就是乘客以后不再選擇你的理由。”
由此可見,出發時間靈活、行程所需時間短,是鄂爾多斯—呼和浩特長途客運線路的獨特優勢。
安全是保障
“如果沒有安全做保障,再快捷也是枉談。”郭志權認為,客車要快,更要安全,不然,還是會有很多乘客寧愿多花點時間也要選火車。客運安全怎么保證?郭志權認為:“選擇安全性能好的車輛,是保障安全的根本舉措。”
據了解,鄂爾多斯汽車運輸集團有限公司80%的車都是亞星客車。其中客運九公司共有32輛車,26輛是亞星客車。郭志權給記者舉了兩個發生在其他客運公司的例子,解釋他們為何要選亞星。
一個例子是,一輛亞星JT6960摔進溝里,結果只破了一塊玻璃,其他地方都完好無損;另一個例子是,由于雪天路滑,駕駛員處理不當,一輛亞星JT6920翻進了3.5米的深溝,車輛側翻90度,卻只有幾名乘客受了輕傷。
翻車事故會給客運企業帶來巨額損失,而這兩起事故的損失很小。郭志權認為,這說明亞星客車的骨架很結實,用材很實在。
事故發生之后,郭志權更加關注車輛安全,并親自到亞星客車廠參觀。在亞星,郭志權切實感受到這個有著兵工廠歷史的汽車制造廠的嚴謹。“它們不會一味迎合客戶需求,隨便更改數據和圖紙。每一處細節都以符合國家標準的規定和保證乘客的安全為標準。”郭志權告訴記者,亞星客車的特點是底盤低、材料實,“亞星客車底盤設計得比較低,這樣車輛的穩定性就好。另外,和其他同類客車品牌相比,亞星客車要重300~1000公斤。這說明亞星客車在材料上不偷工減料,該用鋼的地方絕不用鐵。”
“我選車選的就是安全性和可靠性。安全性好、可靠性高的車才是好車。” 郭志權認為,“安全性好、不出事故,運營效益自然會高。
選車之外,客運九公司在營運上也有兩條“鋼鐵紀律”來保證安全。一是輪胎20萬公里后務必換新胎;二是每1萬公里一定換機油。即使輪胎和機油在達到規定的里程數后還能使用,也不允許使用。用周到的服務留住乘客
如果快捷便利和高安全性還不足以吸引乘客,郭志權認為規范、周到的服務會使長途客運更有吸引力。“現在,人們選擇交通工具,已不單單滿足于‘到達’,更強調‘質量’。客運企業只有軟、硬件一起抓,才能保證人們的出行‘質量’。”郭志權如是說。
為了規范管理,提高服務質量,從1998年開始,鄂爾多斯汽車運輸集團有限公司陸續收回個人的掛靠經營權,對工作人員和服務質量實行統一、嚴格的管理。
客運九公司在選拔駕駛員上幾近苛刻,不僅考查駕駛員資格證、駕駛經歷、有無不良歷史,在考查駕駛員的實際操作能力方面也很嚴格。通過考查的駕駛員,還需實習3~5個月,期滿合格后,才可以被錄用為正式駕駛員。
在服務方面,客運九公司做得非常周到。記者了解到,客運九公司提供免費接送鄂爾多斯市市內乘客的服務,市郊乘客滿30人,客運九公司也會派車免費接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