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是十七大召開后的第一年,也是改革開放30周年,是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深入推進之年。對汽車行業來說,今年我國汽車產銷量有望突破1000萬輛大關,汽車業內構建汽車和諧社會的任務日益緊迫,汽車出口參與全球競爭面臨新機遇和新挑戰……在中國, 行業的發展是需要榜樣的,對于中國客車汽車更是如此。
作為中國客車行業的領導者,來自宇通的全國人大代表、宇通集團董事長湯玉祥今年帶來了兩份建議案,一份是《關于公共交通管理部門定期公開汽車注冊數據的建議》,另一份則是去年提出今年再次進行呼吁的《關于取消車長范圍在5.5~7米客運和公交車輛消費稅的建議》。
作為一個普通的企業公民,宇通無時無刻不是胸懷責任,兩份提案再次彰顯了其關注社會、“不負重托”的名企風范。而作為國內客車行業CSR(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即企業社會責任)的倡導者與踐行者,宇通在不斷超越客戶利益的基礎上,將社會責任納入戰略目標管理,按照國際社會責任標準經營業務,也已經成為企業的自覺行動。
數據透明化 打造決策信息平臺
2008年5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將正式實施。今年兩會期間,宇通集團董事長湯玉祥提交了一份《關于公共交通管理部門定期公開汽車注冊數據的建議》,建議公安交通主管部門定期(每月)公布或者可供企業查詢除車輛所有人信息以外的所有注冊數據(包括歷史數據信息)內容,為汽車產業的健康發展創建一個良性的環境。
湯玉祥提出,準確、及時掌握汽車注冊信息,是促進汽車產業持續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的有效措施之一。原因在于這些數據能夠為政府部門提供決策支持,有效指導產業發展,廣大汽車生產廠家可以據此及時調整產品結構改善生產經營。廣大消費者在進行汽車消費時也有了一個真實的數據樣本可以參考。
自2001年底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我國汽車產銷持續快速增長, 2007年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新車銷量市場,并且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成為世界最大的汽車市場。急速增長的國內汽車市場,各大汽車生產廠家在不斷市場化的進程中,需要不斷的對汽車市場進行充分的解讀,市場最原始的數據,成為大多數汽車廠家寶貴的研究資源之一。
而目前,國內汽車產銷數據統計的主渠道是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汽協會按月定期向社會公布全國汽車產銷統計信息,其中汽車銷售量是汽車生產企業銷售給經銷商的數量(即批發數),在統計過程中有可能出現統計不全或缺少分地區分品牌數據的情況,不能及時準確完整地反應汽車消費的實際情況。由此導致的結果是廣大汽車生產企業缺乏決策依據。
業內人士指出,一個健全的行業發展需要科學準確和公開的客觀數字作為判斷和研究的依據。隨著市場容量的不斷擴大,中國正在加速步入世界汽車工業強國之列,對于注冊汽車數據的信息公開這一舉措,無疑為急劇變化中的汽車產業的持續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據了解在歐洲各國,近三四年來,每年由交通部門公布新車注冊的數字,公眾可以隨時查詢;而美國車管部門有一個專門網站,只需支付很少費用,就可以在網上搜索到除車主信息之外的汽車登記信息。可以看出,數據透明化、信息公開化為社會所需求,成為趨勢已是必然。
宇通集團董事長湯玉祥這一建議案的提出,對于國內汽車產業的全面升級,有著積極的推動意義。數據公開是汽車市場規范化的必經之路,它能夠有力促進汽車市場整體水平的提升,同時促進消費者逐漸趨向理性購車,也為相關政府部門及研究機構進行相關政策的制定及指導工作構建了一個有效的信息平臺。
關注中小客車消費稅取消 為三農建設發展獻策
對2007年提出的《關于取消車長范圍在5.5~7米客運和公交車輛消費稅的建議》,湯玉祥在今年的兩會上再次呼吁提出。湯玉祥代表中國客車行業希望能取消車長5.5~7米、并且座位在10~23座(含)以下的城鎮公交和城鄉客運車輛的消費稅,進而為三農建設創建一個更加健康、穩定的發展環境。
兩會上,湯玉祥再次重申了取消客運公交車消費稅的三大原因:首先,客運和公交車輛征收消費稅有悖于設立消費稅的初衷,這些車輛是生產資料,不是消費品;其次,客運和公交車輛的生產企業和營運者、最終消費者都沒有能力承擔消費稅;此外,對客運和公交車輛征收消費稅,其結果將導致與國家發展公共交通的政策相背離、與國家建設新農村的政策相沖突,從而成為導致社會不和諧的因素之一。
在2006年8月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布的《關于消費稅若干具體政策的通知》中明確規定,對7米以下、座位在10~23座的輕客要征收5%的消費稅。以6米車為例,在消費稅政策出臺以后,每輛車將征收消費稅4500-5000元,生產企業的成本壓力明顯增大,本來就薄利的企業直接面臨著如何避免虧損的痛苦難題。目前5.5—7米、座位在10~23座(含)以下的客車已經成為城鎮公交和城鄉客運車輛的主要適用車型。如果生產企業因不堪成本壓力而被迫漲價、退市或推出高端產品,支付能力有限的城鎮公交和城鄉客運領域未必都能承擔得起,這必將會降低公交公司購買、更新車輛的積極性,并影響到多數農村地區的購買能力。
在當今建設和諧社會、著力解決“三農”問題的形勢下,在有關部門積極推進“村村通”工程的過程中,廣大農村更需要既滿足法規要求、又符合自身條件和承受能力、能為他們真正帶來效益的客車產品。在這樣的背景下,湯玉祥代表想農民之所想、急農民之所急,再次提出的取消部分客運公交車消費稅建議,為促進三農建設鼓與呼,不遺余力。
“從理想的角度看,企業和社會的利益是一致的,如果企業在獲取生存所需的利潤之外,找到更高的目標,他們成功的可能性會更大一些。”《思想者》的作者查爾斯?漢迪曾這樣談及企業與外部環境發展之間的關系。俠之大者,為國為民。而作為中國客車行業的領導者,多年來宇通始終以倡導和引領整個行業的健康、良性發展為己任,一直致力于實現企業價值之外的“社會價值”。
國內第一臺臥鋪客車在宇通的問世;向行業發出耐用節油宣言的倡議;率先在國內推出首款全面呵護少年兒童的安全校車;具有顯著節油效果的發動機熱管理技術……不難看出,強烈的社會責任感驅動著宇通不斷前行。
讓產品說話,以實力證明,用責任表達,近年來宇通正承擔起越來越多的社會責任和義務,倡導與環境、社會和諧共處的科學發展觀,力求成為一個優秀的企業公民,實現著自身的一次又一次飛躍。偉大的目標,產生偉大的動力。對一個有責任心的公民是這樣,對一個有高度責任心和社會良知的企業公民也是這樣。這一點,宇通再次成為行業榜樣。
宇通多次向慈善總會、災區人民、殘聯、希望小學等單位或個人捐款捐物、先后在抗擊“非典”、贊助懇親大會、亞洲杯等公益事業上捐助財物近千萬元。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宇通在不斷為員工打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和提供優越的社會福利,真誠而貼心的關懷讓宇通成為員工心目中的最佳雇主。
而在今年兩會上,來自宇通的兩份建議案,為行業的進步、社會的發展再次獻出了優秀企業公民的拳拳赤子之心!
作為當今社會推動經濟發展的最直接力量,企業在建設和諧社會中處于特殊的地位,企業承擔社會責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業內專家認為,這兩項建議頗具分量和深度,從現實情況出發,具有很強的推動意義和實踐性,從中也體現出一個企業公民強烈的責任意識和高度的前瞻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