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您好,到今年,中通已經有50周年的發展史了,那么這50年中通一路走來,對于中通的成長,你有什么樣的感受呢?
于春印:我們公司1958年成立,到2008年正好50周年,我們公司是國家第一代民族客車工業的代表,隨著整個國家國民經濟,以及客車工業的共同成長而成長。我們從原始的生產方式發展到現代化的生產基地,走過了風風雨雨的50年,期間有歡樂也經過很多坎坷。現在回過頭來看,我們已經從一個小企業發展為大企業,、我們的員工感覺作為企業的一員是很自豪的。我相信中國客車工業下一步還有更好的發展,我們公司作為客車領先者,也會有更高更好的發展,這就是我們最大的感觸。
主持人:應該說歷練了50年。我想你們的精神也是非常寶貴的。
于春印:對,在20年以前很多企業都不存在,我們當時一個小企業發展到現在確實不容易,也說明我們企業發展中凝聚了一些發展的經驗。這是我們企業文化的一部分。
主持人:我們一直看到中通客車產品不斷推陳出新,而每一次新產品的推出也帶來一些更好的發展,比如說凱撒、凱越、凱池、陽光等等,從去年開始又推出了電動車。那么在這次車展上,中通客車又有哪些新的特點、優勢以及新的定位呢?
于春印:進入21世紀以來我們和國外的技術有了很多合作,我們的產品從檔次、技術水平、工藝水平還有設計開發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首先是博發,后來是凱撒、凱越,還有我們的夢幻。另外在2006年推出了混合動力電動客車,還有公交系列陽光,最近又推出了BRT,這些產品在這幾年已經受到了市場的廣泛認同,我們從2000年到現在的發展,從營業收入方面,是5、6倍發展到7倍,也說明了我們的產品受到市場的廣泛認同。
當然行業在進步,我們也在進步。這次開發的新產品仍然繼承了以前產品開發過程中好的理念,同時又開拓一套新的理念。首先繼承以前的優良傳統,比如我們繼承原來的文化主線,提倡節能省油環保。另外從車身和功能性設計上,首先以東方文化審美為主,然后又消化了一些西方比較流行的設計元素,所謂西方的元素就是和國外的知名設計師進行交流,借鑒他們的元素。在設計過程中,經過了廣泛的市場調研,調查客戶對新產品的期望。所以這次有很大的視覺沖擊力。
另外,更重要的是借鑒他們以人為本的理念。西方客車在功能性設計面更注重人性化,這都在兩款車上有充分的體現。比如說這次車的前蓋可以掀開,方便駕駛員維修,另外儀表臺所有的功能元件集中在一塊,可以掀開,下面的電器元件有什么問題都可以很容易的檢修。
最后一點,因為加了衛生間會影響整個車內的空間和座椅的布置。因此,我們這次把衛生間做了成梯形結構,把衛生間下沉,下沉以后在衛生間的頂部還可以多排兩個座椅,可以為客戶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另外在表面看不到我們的骨架,因為前尾、后尾還有側尾都有安全設施。這些人性化的設計理念,為我們產品開發也有劃時代的影響。
主持人:在設計當中一直講中國客車業和世界客車業的關系,中國車業的成長或者說客車技術的引進、消化、吸收,在相互合作方面有什么的影響?
于春印:中國客車業和世界客車業相比較,中國客車業也是世界客車業的一部分。中國的客車工業突飛猛進的發展,得益于我們90年代和國外的技術合作。發展到今天,我感覺現在中國客車業從技術水平來講和世界上最發達的,像歐洲客車產業還是有一些差距的,但是這些差距正在迅速的減少。
除了在零部件上和有一些細節的處理以及人性化的處理有一些差距以外,其他差距已經非常小了。而且根據客車的發展特點,我相信中國客車業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從技術和設計方面趕上發達國家。而我們又同時具備和歐洲、美國這些發達國家自主產業所不具備的優勢,所以我認為我們的客車產業在未來五到十年內有更大的發展。
主持人:技術的成長和出口產品的出口在2007年、2006年做的還是不錯的。中通這樣在出口方面的成績怎樣?
于春印:我們出口占銷售的比例超過30%。中國客車產業的出口也是這幾年的事,我們也是在這個大環境、大背景下做的。我們之所以這幾年在海外市場取得了一些成績,也因為我們本身一些特殊的措施和特點。
我們在行業內是比較早成立海外研究機構,把國際化戰略作為公司高層的戰略發展,這樣就給整個海外營銷和國際業務的發展指明了非常清晰的方向。另外,在國外市場我們并不僅僅局限于一個定單和一個客戶,我們重點一開始就是用網絡建立售后服務網、銷售網,這非常關鍵。 而且還在更多的國家建立了我們的經銷體系。
主持人:你們海外市場做的確實不錯,接下來我想談一下環保方面,因為中通是非常關注環保的。你們在環保節能領域是怎樣做的?
于春印:我們確實在行業內率先提出了客車的節能環保概念,其實剛才我介紹了這兩款車也是繼承了原來環保的主題。現在首先是選擇油耗低的油,在選擇發動機上油耗要低,另外在動力匹配上首先是節油。第二,油用少了排放肯定也少了,還可以節省能量。
第二層是替代能源,我們公司2005年2006年就提出了混合動力客車,即電動和柴油交替使用。在2007年我們又做了科技部的另外一個項目——純動力車,現在也推出這款車,已經做到了零標準。我們和北京奧組委簽訂合作協議,我們要用這款車在奧運會運送各國官員,而且在開幕的時候國家領導人也要坐這個車到奧運現場。所以我們要不斷發展我們環保的理念。
主持人:像歐三、歐四都有嗎?
于春印:都有,而且將來繼續我們的文化理念,研究一些替代能源。現在我們也在研究這方面的課題,比如說燃料、乙醇呀還有其他的替代物品。
主持人:這方面的研究,投入的多產出比是多少呢?這個方向也是未來行業發展的必然吧。
于春印:在開始階段是這樣的,我們在這方面的研究得到國家財政部、科技部和其他國家有關部門的政策和財政的一些支持。但目前由于成本問題,技術問題,使用方便性的問題,現在推廣還需要一個過程,但是節能和環保是世界發展的潮流,而且替代能源也是世界發展的潮流。
主持人:世界上最大的乙醇車隊在瑞典。乙醇是一個能夠再生的能源,相對來說獲取成本比較低,而石油是取掉一點少一點。
于春印:對。環保是世界將來發展的主題之一。而替代能源是下一步的發展方向。
主持人:客車行業也有你操心的事情,比如說競爭呀、原材料上漲呀,對車價來說影響也比較大,是嗎?
于春印:總體來說我對中國的客車產業是充滿信心,對我們公司的發展是有充滿信心,因為趨勢是如此。但充滿信心,并不是沒有困難。實際上我們面臨的困難也很多,像你剛才說的原材料上漲,鋼板已經漲了百分之十幾。物價上升,物價上升帶來勞動力成本也增加,我們現在也面臨很大的成本壓力。
而且海外市場的開拓也面臨非常大的壓力,就是人民幣升值。這樣國內面臨成本壓力,國際也面臨匯率帶來的不利因素。但我相信困難既是機遇也是挑戰,而且這個困難是我們行業面臨的困難。每個企業都在著手研究共同的策略。我們在去年已經采取了一些措施,我相信困難靠大家共同的努力、共同面對肯定會解決的。
主持人:這是一個行業的問題,畢竟行業在發展,也許這也是一次機會。
于春印:每一次行業的調整對一些公司是機會,我們公司能夠從50年走過來也是面對一次次機會,面對一次一次調整和機會走過來的,我相信在下一段的機會和調整方面,我們公司更會脫穎而出的。
主持人:好的,希望你們能夠更快的發展,那么現在能不能介紹一下新疆車廠方面的情況。
于春印:07年我們新疆擴建了新的工業區,進展非常順利預計今年下半年可以投入使用,我們也非常感謝新疆當地政府在新工廠建設方面提供了很多的優惠政策,使我們新工廠能夠得以順利的開展。到時候新疆將有年產2000,目前只有200、300的生產量。
主持人:總的來說包括新疆車廠來說都是比較穩健的發展。非常感謝。
于春印:我希望能夠開拓國際市場,因為在國內我們從2001年長期合作,我們國際市場開拓這方面合作是剛剛開始。希望我們合作能夠越來越穩定、越來越多,也希望你們除了在國內市場方面給我們提供知識,在海外市場在品牌宣傳,在信息提供以及其他方面給予我們更大的支持。
主持人:我們的宗旨和原則就是一定要有價值。謝謝你來中國客車網直播間做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