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空調市場競爭激烈 外資企業占據優勢
前不久,由江蘇揚州杰信空調公司與日本電裝合資的揚州杰信電裝空調有限公司正式掛牌。
電裝是著名的汽車空調、發動機控制、車身電子產品、駕駛控制與安全裝置、信息通訊設備等供應商,位居世界500強第214位,在國際市場上擁有較高的聲譽和市場占有率。揚州杰信是香港杰信實業有限公司在江蘇江都經濟開發區投資興建的一家車用空調公司,產品為國內約20家客車主機廠配套,也是我國客車空調行業龍頭企業之一。兩者合作后,主要生產客車空調、提供客車空調技術及售后服務。因此,電裝在國內車用空調領域又添了一個合作伙伴。
■ 國內空調行業起步晚
與國外企業相比,我國汽車空調行業起步較晚,20世紀80年代初仍是空白,汽車空調主要依賴CKD組裝。隨著汽車工業迅速發展,汽車空調市場需求日趨增長。由于當時大多數企業技術裝備不符合生產需求,不少企業陸續從國外引進技術和生產設備,也有很多地方開始招商引資,爭上汽車空調項目。從那時起,國內掀起了汽車空調熱,大規模重組由此出現。比如,牡丹江空調機廠被一汽集團兼并,上海汽車空調機廠與美國德爾福汽車空調公司合資,沙市汽車空調器廠與法國法雷奧合資,湖南華達空調機廠與日本杰克賽爾合資,首鋼煙臺汽車空調器廠與日本電裝公司合資,岳陽恒立冷氣設備股份有限公司被北京華誠集團控股。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國內汽車空調產業開始快速穩步發展。 由于各企業引進的技術、設備來自不同國家,行業沒有統一技術標準可依,各自為政,加上缺乏核心技術,我國汽車空調業承受著來自國外同行的威脅。
■ 外資企業搶占市場份額
國際上,汽車空調壓縮機生產一直集中在日本和美國幾大公司中。日本電裝占鰲頭,技術水平位居前列,市場份額約占全世界的1/3。此外,杰克賽爾、三電、精工、松下、三菱重工等都是世界空調壓縮機行業龍頭企業。美國主要是德爾福、偉世通和克萊斯勒三家。 如今,這些企業在中國基本上已建立合資或獨資公司,其中不少在我國擁有不止一家生產基地。比如,電裝已在煙臺、廣州、昆山等地建廠,現又與揚州杰信合資;德爾福在上海建合資公司,蘇州工廠也在建設中;杰克賽爾在湖南和東北建廠;偉世通在大連和北京,松下在廣州建廠。這些公司,占據了中國車用空調壓縮機很大一部分市場。據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汽車空調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制冷空調工業協會汽車空調工作委員會秘書長于源俊介紹,2007年,國內汽車空調壓縮機產量(除客車空調以外)為910萬臺。其中,上海三電貝爾汽車空調公司位居榜首,為254萬臺。此外,煙臺電裝、大連漢拿(由美國偉世通和韓國漢拿空調株式會社聯合建立)等外資企業也有不小的產銷量。
■ 本土企業獲得發展 技術水平差距大
總體來看,目前本土車用空調企業仍居劣勢,大部分整車配套市場掌握在外資公司手中。隨著國內汽車空調制造水平進步,也出現了幾家優秀企業。如重慶建設、南京奧特佳等,他們去年的產量已分別超過60萬臺。此外,浙江、廣東等地區出現小范圍的車用空調產業集群。比如,在廣州增城,汽車空調產業已成為該區一大亮點。這些企業大都是私人創辦,靠自籌資金、自建工廠發展起來。在國內汽車工業大發展的背景下,他們憑借當初的小工廠及增城較為發達的汽車配件銷售網絡,打開了汽車空調售后市場。如今,增城地區聚集了上百家企業,年產汽車空調100萬臺左右,出口約20萬臺。其中,60%的企業有出口業務,主要銷往東南亞、美國、歐洲等國家和地區。但是,規模小,開發能力弱,管理不成熟是這些企業的主要弊病。重慶建設空調公司負責人的話道出了國內汽車空調行業一大問題,準入門檻低。正因為如此,才有上百家小企業涌入。在缺乏創新能力和關鍵技術的情況下,依靠價格競爭獲得生存。 “雖然中國生產的汽車空調壓縮機已經具備相當水平,但在設計能力方面,與國外先進企業的差距少說也有20年。”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汽車空調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制冷空調工業協會汽車空調工作委員會秘書長于源俊感慨地說。
■國內汽車空調行業需要進一步整合
“國內汽車空調壓縮機行業需要整合。” 業內人士指出,必須培育幾家具有自主創新能力和產品設計能力的優秀本土企業。否則,中國車用空調壓縮機企業很難應對外資企業競爭。如何提升國內本土汽車壓縮機行業的整體競爭力,成為擺在人們面前的一大難題。有關專家指出,未來幾年內,一些利潤低甚至面臨破產的汽車空調企業將被大企業吞并,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提高。與此同時,仍然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汽車空調行業,行業的散、亂現象還很難解決。 “今后,壓縮機不僅要具有良好的性能和可靠性,還會向混合動力等新技術方向發展。諸如電裝、三電等外資企業已經為此付出努力,國內企業在產品設計方面卻跟在別人后面,缺乏創新。”于源俊說。盡管市場前景廣闊,但是中國本土企業若要取得更大進步,面臨的困難還很多,需要付出更大努力應對外來挑戰。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haipeng88.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haipeng88.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陳華出任康明斯中國供應鏈、質量和信息技術執行總監[09-26]
- 成都客車森鵬電子共攜手 繪制海外綠色交通新篇章[09-26]
- 逐鹿歐美市場 精進電動耀動2024漢諾威商用車展[09-26]
- 玉柴參加“與中國駐東盟經商參贊面對面”交流會[09-26]
- 北京祥龍公司與寧德時代簽署戰略合作協議[09-26]
- 媒體關注:從未勢能源看中國氫能企業的全球化之路[09-25]
- 盡顯“全天候”品質 歐輝BJ6105確實有點大不同 [09-25]
- 森鵬出海 領航商用車數智化轉型[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