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節能減排專項資金項目政策解讀
專項資金設立的背景節約能源是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一項長遠戰略方針,也是當前一項極為緊迫的任務。黨和國家高度重視能源資源問題,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放在工業化、現代化發展戰略的突出位置,其中節能又是重中之重。
1、相關閱讀
從總量角度看:交通運輸業能耗總量呈現一個快速增長的態勢。1980~2008年間,交通運輸業能源消費總量年均增長7.5%,其中石油消費年均增長10%以上。08年交通運輸郵電業總能耗接近2.3億噸標煤,石油消費量達1.3億噸,占到全國石油消費量的37.78%。道路運輸業和城市公共交通業(主要是城市公共汽電車、出租車)合計占53.8% 。
針對以上情況,交通部黨組提出:轉變發展方式,加快發展現代交通運輸業,要求發展低碳交通,實現“三個轉變”,發展現代交通運輸業。
為此,財政部、交通運輸部于“十二五”期間,設立交通運輸節能減排專項資金,以支持交通運輸節能減排工作。
2、重要文件介紹
(1)工業和建筑業的節能減排補助資金管理辦法主要有:
● 財政部和發改委《節能技術改造財政獎勵資金管理辦法》(財建〔2011〕367號),發改委和工信部《重點產業振興和技術改造專項投資管理辦法》(發改產業〔2009〕795號)。
● 財政部和工信部發《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財企〔2008〕179號),財政部和工信部《中央財政關閉小企業補助資金管理辦法》(財企〔2010〕231號),財政部《淘汰落后產能中央財政獎勵資金管理暫行辦法》(財建[2007]873號),財政部和工信部《工業企業能源管理中心建設示范項目財政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財建[2009]647號);
● 財政部《關于印發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節能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財建[2007]558號)等文件。
(2)綜合交通節能減排政策。
● 引導公路運輸向水路、鐵路等低碳運輸方式轉移 ;
● 加快發展多式聯運;
● 開展綠色物流關鍵技術研究;
● 促進可再生能源技術在交通領域的應用;
● 實行交通技術創新;
● 實施節能減排財稅激勵政策;
● 制定強制性標準規范;
● 政府宣傳、示范和引導;
● 積極參與碳排放交易。
(3)公路運輸節能減排措施 。
● 優化公路運輸網絡、發展高效的運輸組織模式;
● 創新汽車節能減排技術;
● 發展新能源汽車;
● 征收燃油稅和車輛稅;
● 大力發展公路智能交通系統;
● 引導公眾低碳出行;
● 培養節能駕車習慣;
● 加強車輛維護檢測。
(4)水路運輸節能減排措施。
● 積極制定促進內河航運發展的相關措施;
● 建設完善水路運輸網絡;
● 打造內河航運樞紐港;
● 創建新型綠色港口;
● 調整內河船舶結構、優化水運組織模式;
● 研發和推廣船舶節能減排技術;
● 制定船舶能效及碳排放標準;
● 拓展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
● 建立內河航運監管體系和信息化系統;
● 注重發揮中介機構作用。
(5)主要啟示:
● 健全國家節能減排戰略體系,開展多部門協作,共同推進我國節能減排工作持續有效的開展。
● 關注能源安全,開展以利用可再生能源、節約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率為原則的措施,緩解能源安全問題。
● 加大中央和地方財政資金支持,推動節能減排工作順利開展。
● 以實事求是、循序漸進的方式逐步擴大電動汽車的市場規模,避免粗放、盲目的擴張。
● 開展綠色港口建設,引進或研發港口節能環保技術,避免國際環保壁壘。
● 建立健全交通運輸能耗統計法規和技術體系,開展科學有效的能耗統計工作。
● 加大節能減排的宣傳力度,廣泛開展節能減排相關培訓和交流活動。
● 持續跟蹤發達國家節能減排的政策和措施,不斷提高學習培訓的深度和廣度。
3、項目管理基本程序財政部和交通運輸部頒布:
《交通運輸節能減排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簡稱《辦法》);《交通運輸節能減排專項資金申請指南(2011年度)》(簡稱《指南》;加強資金和項目管理,力求公平、公正、規范、高效。
交通運輸部同意:
設立“交通運輸節能減排交通項目管理中心”:協助交通運輸部政策法規司(交通運輸部節能減排與應對氣候變化工作辦公室)做好交通運輸節能減排專項資金項目的日常管理工作。
(1)關于《辦法》。
《辦法》充分考慮了交通運輸行業節能減排的實際和特點,并經多方調研、反復論證和廣泛征求意見,在總則、專項資金支持范圍和方式、專項資金的申請、審核與撥付、專項資金的監督管理和附則五個章節中,設置了支持范圍與方式、補助標準、申請和審核程序、撥付方式、監督管理等主要制度。這些制度構成了交通運輸節能減排專項資金管理中需遵循的總體原則。
(2)補助對象:
● 專項資金支持的對象是開展公路水路交通運輸節能減排工作的企事業單位。
● 其申請主體必須具有獨立法人資格,且為企事業單位,不接受政府部門和社會團體的申報申請。
● 重點支持國務院文件和公路水路交通運輸節能減排專項規劃確定的重點項目實施單位及參加“車、船、路、港”千家企業低碳交通運輸專項行動的單位。
(3)補助方式:
專項資金在使用原則上采取以獎代補方式,主要用于初期投資效益不明顯,但社會效益明顯、公益性較強或國家發展戰略重點支持的節能減排項目。
所謂“以獎代補”是指,在交通運輸節能減排項目完成后,根據對項目性質、投資總額、實際節能減排量以及產生的社會效益等進行綜合測定的結果,確定補助額度。
(4)補助標準:
對節能減排量可以量化的項目,按每噸標準煤不超過600元或采用替代燃料的,按被替代燃料每噸標準油不超過2000元給予獎勵;對于節能減排量難以量化的項目,補助比例原則上不超過設備購置費或項目建筑安裝費的20%;單個項目的補助額度原則上不超過1000萬元。
(5)補助標準(說明)。
節能減排量可量化的項目,必須核定項目的節能減排量,如按投資額進行申請,將不予受理。
節能減排量難以量化的項目,補助額度可按設備購置費或項目建設安裝費的比例進行核定,但不可將二者合并計算。
補助標準中,給出的為補助標準的上限,最終采用的補助標準將根據各年度專項資金總額和項目情況,經專家討論進行確定。
(6)關于《指南》。
《指南》主要是在《辦法》的基礎上,根據國家有關節能減排政策以及交通運輸節能減排工作的總體部署和重點任務,確定了年度專項資金優先支持領域,并且,明確了專項資金項目需符合的基本條件、需提交的相關材料以及申請與審核工作的具體操作程序等。
(7)項目總體情況。
2011年實現交通運輸項目的項目覆蓋了《交通運輸節能減排專項資金申請指南(2011年度)》中提出的全部領域。各輪評審共淘汰了78個項目,通過審查122個項目。其中,公路基礎設施建設與運營領域項目25個,公路運輸裝備領域項目34個,港航領域20個項目,交通運輸管理與服務能力建設領域項目32個,低碳試點城市和財政綜合示范城市其他項目11個。
(8)效果顯著。
直接節能減排投資達到94778萬元,項目總投資達到80.3億元。獲得補貼的可計算實際節能量達到83267噸標準煤、替代燃料量達到了92455噸標準油。經過測算,獲得補貼的86個可計算節能量或燃料替代量的項目每年可節約29.6萬噸標準煤、替代燃料19.3萬噸標準油、減少CO2排放約200萬噸;36個信息化類項目在提高交通運輸運行效率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節能減排效益得到生動體現。
(9)項目管理程序。
根據《辦法》規定,每年交通運輸部和財政部要編制年度的項目申報指南,確定支持的重點領域和相關要求。
(10)2012年指南編制原則堅持重點突出的原則;堅持延續性原則;兼顧水路共同發展原則;突出節能減排效果原則。
由省(區、市)據《指南》要求,組織本轄區內企事業單位申報項目;由省(區、市)對項目真實性審查,合格后統一報項目管理中心;管理中心受理材料,并形式審查,主要對項目是否符合申請要求做出判斷,并反饋、指導完善。但是許多地方申請材料在專家會開始時刻上報來,沒留反饋時間;管理中心在部政法司領導下從節能減排專家庫選擇擬定專家名單,起草專家評審手冊和評審程序。專家嚴格按照規范程序和專家紀律和職責完成評審工作。
4 項目申報需注意的問題
一是時間緊,有些單位對政策的傳達還不到位,組織力度有待加強;
二是對《指南》理解不到位,申報項目不符合基本要求;三是項目申請材料提交不完整;四是項目打包方式不盡合理。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haipeng88.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haipeng88.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每輛補貼4.2-8萬元!新能源城市公交及動力電池更新補貼標準出臺[09-26]
- 交通運輸部:全力做好2024年中秋國慶假期交通運輸服務保障[09-13]
- 12城入圍!交通部印發2024年城市公交優先發展和綠色出行典型案例[09-13]
- 交通運輸部修訂印發《汽車客運站安全生產規范》[09-12]
- 六部門組織開展2024年綠色出行宣傳月和公交出行宣傳周活動[09-06]
- 工信部等八部門:做好老舊新能源城市公交車輛動力電池更換工作[08-21]
- 行業觀察|國務院審議通過《城市公共交通條例》將為行業帶來哪些利好?[08-20]
- 政策解讀|交通部印發《農村客貨郵運營服務指南(試行)》的通知[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