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車市應對新拐點 美國政府擬撥巨款
8月份各大廠商的銷售數據出爐了,跟前幾個月情況差不多,依然是“降”大于“升”。廠家方面,豐田調低全球產銷計劃,通用借著百年慶典大甩賣,底特律3巨頭一直身陷陰霾;而市場方面,北美市場一路狂瀉,德國8月新車銷量下降近10%,而西班牙8月份汽車銷售量更是下降了41.3%,創今年最大單月跌幅……全球車市都陷入了低谷期,拿什么來制止下滑態勢呢?
老牌市場
北美:連豐田的銷量也在暴跌
從記者目前掌握的數據來看,美國車市依然是最讓人頭疼的市場之一。
美國Autochannel網站近日陸續公布各大廠商8月份在美國的市場表現,從數據上看,美國本土的三大汽車集團依然呈現頹勢:通用汽車盡管適逢百年慶典,加大了促銷舉措的力度,但8月份銷售量仍然下降了20%。另外,福特汽車銷售量下降26.5%,克萊斯勒銷售量下降34%。
數據表明,通用汽車8月份轎車和輕型卡車銷售量為307285輛,低于上年同期的385529輛。當月轎車銷售量下降14%,至124441輛。而通用汽車預計第四季度汽車產量為875000輛,較上年同期下降約16%,其中轎車產量436000輛。不過,由于清理庫存的舉措,通用第三季度產量預期有所調高,但有業內人士認為,這并不能阻止下半年該公司銷量下滑的趨勢。
福特汽車8月份輕型汽車銷售量155117輛;卡車和貨車銷售量下降39%,至54565輛;運動型多用途車銷售量下降53%;F系列卡車銷售量下降42%。未來,福特汽車將下半年產量預期下調5萬輛。
克萊斯勒汽車8月美國的銷量為110235輛,同比下降34%,其中,當月卡車銷售量下降33%,轎車銷售量下降39%。庫存較上年同期減少15%。不過,與今年7月相比,克萊斯勒8月銷量增加了12%。
除了底特律3巨頭,其他廠商在北美的形勢也不容樂觀。已經躋身全球第一大汽車制造商的豐田日前宣布其美國汽車銷量在8月份下滑了9.4%,由233771輛下降到211533輛,而這主要是受累于該品牌的輕卡車型,同比下跌了16.4%。同時,豐田汽車也宣布將全面下調明年全球銷量目標,由1040萬輛下調至970萬輛。
本田汽車8月份在美國的銷售業績與去年同比下降了7.3%,為146855輛,其中本田品牌的轎車銷量下滑4.9%,8月份銷量為78674輛,豪華車阿庫拉的銷量下跌了8.2%,為15089輛。
歐洲:新車賣不動
根據《金融時報》消息,8月份,歐洲的新車銷量情況也不容樂觀。其中,最為明顯的為西班牙,與去年同期相比下跌41.3%,創今年最大單月跌幅。據業內分析師表示,西班牙汽車銷售量的下降幅度在發達國家汽車市場里非常罕見。此外,J.D.Power及其同行CSM Worldwide都預計,西班牙的汽車銷售量到今年年底將下降25%左右。
而意大利汽車銷售數據預計也將大幅下降。對業內趨勢進行跟蹤的研究機構Promotor近日表示,8月份汽車銷售量可能“強勁負增長”。同時,專家預計,意大利的汽車市場到今年年底將下跌15%左右。
另外,歐洲最大的汽車市場德國8月份新車銷量較去年同期下降了近10%。據分析人士預計,調整了兩個工作日后(今年比去年多兩個工作日),同比降幅大約為8%左右。預測機構還預計,歐洲很多大型汽車市場的低迷將持續到2009年。
新興市場
中?。河袚Q擋減速趨勢
中國、印度、俄羅斯和巴西近年來發展勢頭最為迅猛,被汽車廠商視為“復興”、“發展”之“金磚四國”??墒?,日前J.D.Power亞太發布報告指出,中國汽車下半年的銷售增幅將難以捉摸,明年車市出現下滑的概率大于30%。而印度也出現了3年來第一次下滑趨勢。
中國已經成為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大汽車市場,然而,從今年4月份開始,國內車市增添許多不確定變數。從4月份開始,中國車市已經連續3個月出現環比下滑,月銷量同比增幅也降到5%左右。
不過,預測部門負責人指出,中國汽車產業盡管面對諸多不確定因素,但轎車市場的需求仍在上升,2008年1至5月上升19%。“我估計今年整體維持10%左右的增幅不會有太大的困難,但是明年車市會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我預計明年車市出現下滑的概率大于30%。”該人士表示。
而印度同樣也遭遇跟中國類似的“增速放緩”趨勢。據報道,印度7月份車市與去年相比下滑1.7%,這是自2005年以來印度車市第一次下滑。據分析,這次出現下跌與原油價格上漲、鋼材等原材料價格走高、通貨膨脹擴大等有密不可分的關系。印度汽車制造商組織認為,外部環境的惡化是最重要的原因。
不過,俄羅斯、巴西以及中東部分地區的汽車銷量卻出人意料地迅猛增長,但這些市場因基數不大,增長仍不能彌補世界其他市場的低迷。
“中國汽車市場是俄羅斯的3倍大小,這意味著中國銷量下降1%,俄羅斯需增長3%才能彌補。”著名調研公司摩根士丹利汽車分析師指出,“雖然巴西與俄羅斯的強勢增長實現了對其他市場下跌的緩沖,但這還遠遠不夠,我們已經下調今年的全球汽車銷量預期。”
調整后,摩根士丹利預計今年全球汽車銷量將下滑0.3%至5810萬輛,年初的預計為同比上升3.5%。摩根士丹利還指出,中國經濟已連續6年保持兩位數增長,中國今年仍將是全球汽車銷量增長的主要貢獻者,但是該市場競爭將開始加劇,且這種競爭已經開始損害“金磚四國”汽車業的贏利。不久前,馬自達公司把在中國合資企業的小型車銷售目標縮減了一半,承認最初目標設定太高。
而據記者了解,也有其他合資汽車企業開始悄然降低銷售目標,某合資品牌相關負責人甚至告訴記者,“已經想好年終總結會如何跟媒體交代”,意為“為完不成年初制定的任務找好了理由”。
拿什么來救市?
美政府擬撥巨款
白宮表示正在討論一項決議,該決議提及或撥款250億美元用以拯救底特律3大廠家。據悉,底特律3巨頭已經頂不住虧損壓力,急需政府扶持。
在去年年末的時候,布什總統就允諾撥款250億美元直接用于扶持汽車工業,不過,“3巨頭”認為,底特律現在需要一個有75億美元做保證金、數額為500億美元的救助包才能夠解救目前的困境。
此外,適逢美國總統大選,競選者也將底特律作為王牌押寶。奧巴馬比較看好混合動力車,制定出一個高達1500億美元的“十年拯救方案”,預計在十年之內完成此項計劃。另外,他在8月初還公布了一項稅率優惠政策,表示凡購買混合動力車型的消費者,都可得到7000美元的抵稅金,并且預計到2015年,美國將有100萬輛插入式混合動力汽車上路。
而奧巴馬最大的勁敵麥凱恩則支持在美國沿海進行石油開發的計劃,并建立45家新的核電廠。此外,他又提供了3億美元的大獎給低成本的插入式復合能源或者電動車,并且“鼓勵市場發展風能、復合能源以及太陽能”。
能裁就裁,能賣就賣
各大廠家除了調低銷售目標外,還采取了不少措施以自救。不過,如今的底特律看起來十分蕭條,3巨頭也是“死馬當活馬醫”。據路透社報道,近日通用汽車金融服務公司分支機構裁掉大約5000個職位,并關閉所有200家GMAC抵押貸款零售辦事處,以應對房屋和信貸市場疲弱的狀況。此外,通用也向大約9000名員工提供提前退休方案,約占其員工總數的28%。
除了裁員外,通用汽車首席運營官Fritz Henderson日前透露,悍馬品牌成為公司的“緊急問題”,希望今年內或明年初能夠處理掉它。“我們目前最為頭疼的是悍馬的銷量”,Henderson說道,“但是到今年年底或許一切都將明了,——最遲也就在明年年初。”不過,他表示目前還未到公布買家的時候,但這樁買賣將在幾個星期內完成。不過,最具競爭力的兩家公司——印度Mahindra & Mahindra和中國長豐都已公開表示對悍馬“沒興趣”,所以這位潛在購買者仍然是個謎。另外,有分析人士指出,通用為了補充資金缺口,還有可能出售薩博或歐寶品牌。
呼吁燃油稅
石油價格的飆漲是全球車市下滑的主要原因。記者有位朋友從加拿大回國,他表示,國內的油價雖然還未與國際接軌,但如果算上養路費等各種稅費,用車成本并不比國外低。而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中石油市場部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國內油價遠未到封頂的時候,未來油價趨勢只會漲,不會降,“而這容易對消費者造成恐慌心理,讓人們對汽車這種大宗商品的購買力降低,即便手頭有錢,也會投資在別的行業上。”
因此,千呼萬喚的燃油稅又一次被端了出來。9月1日,“限大放小”的消費稅開始實施,可事實上卻作用有限,買大排量的人不在乎加的那點錢,而給小排量的優惠卻十分有限。甚至有專家認為,這只是有關部門忽悠消費者的“幌子”。專家指出,只有推行燃油稅,才能夠真正對汽車市場起到根本的推動作用,也才能夠真正促進我國汽車市場的良性競爭。
改變消費習慣
上周麻省理工學院發表研究報告指出,跟現在相比,人們在2035年時,對石油的需求量和汽車所排放的溫室效應氣體將全部減半。該報告指出,如果美國汽車制造商能夠加速小排量和清潔能源汽車的生產及投放市場的速度,那么到2035年,美國對石油的需求量將減少30%~50%,在購買石油方面每年能夠節省650億美元。
該報告還為如何節省石油使用量制定了幾個規范性的步驟。其中最關鍵的步驟在于汽車制造商將生產重心由傳統車型轉移到混合動力和插入式電動車的生產上來。此外,該研究還呼吁廠商對清潔柴油技術、對小型車的研發以及對空氣動力學的改進等方面引起重視。
不過,該報告依然指出,消費者的購買習慣及流行趨勢還是對未來影響最大的因素。消費者是傾向于購買傳統車型,還是更傾向于購買新型車輛,這將極大地影響該項研究的預測,而這也是最難以度量的一個因素。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haipeng88.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haipeng88.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比亞迪向烏拉圭電動公交運營商交付100臺12米純電大巴[09-24]
- 海外一線堅守者,點亮世界“安凱紅”[09-14]
- 搭載先進動力系統 比亞迪匈牙利工廠第700臺純電動大巴下線[08-30]
- 繪就交通新畫卷 亞星客車成功交付坦桑尼亞[08-29]
- 行業觀察|國產新能源客車是否受歐盟電動汽車關稅新政影響?[08-28]
- 節能環保至上 金旅客車緣何收獲北歐客商點贊?[08-27]
- 產品推介+現場簽約 中通客車全球合作伙伴大會(墨西哥)舉行 [08-23]
- 中車電動達喀爾項目:成功是我們拼搏出來的丨企業文化故事④[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