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零部件案敗訴不會影響中國汽車工業
據《中國日報》報道,世界貿易組織已經判定,中國對進口汽車零部件征收的關稅與WTO的規定相違背。這也是自2001年入世以來中國首次在WTO貿易爭端中敗北。根據現行規定,如果整車60%的零部件來自進口,中國將按照整車的稅率向進口汽車零部件征收關稅。進口整車的稅率為25%,而汽車零部件的稅率僅為10%。
這起貿易爭端已經持續了數年之久,世貿組織的判決自然會使人們關心:這樣的判決會不會對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產生影響,如果會,又將是什么樣的影響?亞新科是一家以中國為生產基地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許多人都在關心這項對中國不利的判決會使亞新科的業務受到什么樣的影響。
從表面上看,這項判決降低了中國進口汽車零部件的成本,也對國內供應商構成了競爭威脅。
對于這個問題,我的回答一直是:這項不利判決不會對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和亞新科的業務產生負面影響。
原因非常簡單,任何其他結論都忽視了這樣一個事實:在汽車工業以及大多數其他工業,利用進口產品或大量采用進口零部件的產品在中國市場上占據競爭優勢是一件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即便在零關稅的情況下,高成本國家生產的零部件或產品在中國市場上的價格也要高出大多數中國本地產品。
采用中國尚未掌握的獨特技術生產的產品或零部件可能會在一段時間內享有高價優勢。
但是我相信,此類產品或零部件終將被中國本地生產且價格低得多的產品或零部件所取代。
在這個問題上,我的建議總是一成不變:“如果中國市場需要你的產品,但是產品價格很高,那么你將面臨兩種選擇:或者盡可能地維持高價,或者將生產本地化以維持長期競爭優勢。”在中國,緊俏的高價產品總是能夠引來大批趨之若鶩的競爭者。
因此,當《汽車產經報道》的記者在電話中詢問我對此次判決的意見時,我給出了這樣的回答:考慮到中國強勁的價格競爭力,此次判決不會對中國的汽車零部件工業產生大的影響。對于外國汽車制造商而言,在中國實現汽車零部件本地化生產有助于降低汽車價格,獲取更大利潤。
談到通過本地采購增加競爭力和利潤率,我認為標致雪鐵龍和它在中國的經驗堪稱這方面的絕佳范例。
標致雪鐵龍是一家大型法國汽車制造商,擁有雪鐵龍和標致兩大品牌。事實上,去年9月我已經發表了一篇名為《標致雪鐵龍在中國選對了方向》的文章,論述了這家公司怎樣通過本地采購成功推動了兩大品牌在中國的發展。
隨著新世紀的到來,東風標致雪鐵龍汽車公司(標致雪鐵龍與東風汽車集團合作成立的合資企業,在中國生產乘用車)也開始時來運轉。
2001年底,中國成功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引發了中國乘用車工業的增長熱潮,此后,中國市場的發展超出了所有人的期望。東風標致雪鐵龍汽車公司制定了正確的產品戰略。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該公司對大多數汽車零部件實行本地采購,使生產成本得到大幅降低。
2004年底,東風標致雪鐵龍汽車公司的零部件采購僅有55%來自中國供應商。今天,這個數字已經變為82%,增加了近三十個百分點。
由于采購戰略的轉變,東風標致雪鐵龍汽車公司在中國的汽車制造成本已經下降了32%,為公司帶來了強大的價格優勢,利潤率也得到顯著提升。
雖然得到了WTO的有利判決,大多數國際汽車制造商并不會從中明顯獲利。根據標致雪鐵龍的經驗,成本競爭力是在中國取得成功的關鍵,而進口零部件顯然不能提升廠商的成本競爭力。
在我看來,生產高價奢華汽車的高端廠商才是這項判決的主要受益者,如戴姆勒公司,但是奢華汽車的產量畢竟有限。戴姆勒在北京的合資公司年產約12,000輛E級和C級車型。考慮到生產規模較小以及所使用零部件的復雜性,戴姆勒公司要在中國為七種不同車型建立本地供應基地顯然并非易事。
就這個特殊案例而言,世貿組織的裁決會使戴姆勒公司的成本降低14%至18%,下降幅度非常可觀。
如果你也在中國生產奢侈汽車,那么世貿組織的判決當然值得你額手稱慶。但是對于其他生產商,學習標致雪鐵龍的例子、實現零部件采購本地化無疑是更明智的選擇。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haipeng88.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haipeng88.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比亞迪向烏拉圭電動公交運營商交付100臺12米純電大巴[09-24]
- 海外一線堅守者,點亮世界“安凱紅”[09-14]
- 搭載先進動力系統 比亞迪匈牙利工廠第700臺純電動大巴下線[08-30]
- 繪就交通新畫卷 亞星客車成功交付坦桑尼亞[08-29]
- 行業觀察|國產新能源客車是否受歐盟電動汽車關稅新政影響?[08-28]
- 節能環保至上 金旅客車緣何收獲北歐客商點贊?[08-27]
- 產品推介+現場簽約 中通客車全球合作伙伴大會(墨西哥)舉行 [08-23]
- 中車電動達喀爾項目:成功是我們拼搏出來的丨企業文化故事④[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