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桂東邊緣、缺少國投大項目的賀州市,打破看錢辦事的思維定勢,樹立找錢攬事的創業理念,交通建設速度日益加快:
自治區要求,“十一五”期末要有50%的行政村通公路,而賀州市政府向自治區政府簽下責任狀,通公路行政村要達76%。
賀州市市已打響投資306億元、以“三高三鐵”(三條高速公路和三條鐵路)建設為重點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大會戰,力爭到2010年,把賀州建成桂粵湘三省區交匯的區域性交通樞紐城市,高速公路密度居全區甚至全國前列。目前,該市交通運輸管理綜合考評,已連續4年榮獲廣西優秀稱號,創出了“廣西惟一”,其中兩年名列第一。
2004-2007年,賀州市市投資公路建設資金高達80多億元,相當于前50年投資總和的10倍;現在,在建公路項目總投資高達200億元。
人們常說的“有多少錢,辦多少事”的思維定勢在該市已被打破;積極進取、找錢攬事的創業理念正形成一股強大力量。
投資50億元的永賀高速公路賀州段,原本不安排或晚安排,按有多少錢辦多少事的思維定勢,能在“十三五”安排就不錯了。但該市竭盡努力爭取,通過市場運作,自籌2000多萬元,提前做了前期工作,并從深圳招來了投資業主,最終被補列入《廣西高速公路網規劃》,并已萬事俱備,將于今年開工。
2007年開工、將于2009年通車、總投資約34億元的廣賀高速公路賀州段,原來也沒有被列入自治區“十一五”規劃,如“等靠要”,現在連八字都難有一撇。為了破例,該市提出以賀州市為招標方采用BOT投融資方式修建,并設定投資門檻——“先轉入我賬戶8億元”。這在廣西乃至全國尚無先例,且“門檻”較高,一些人不相信能成功招商。但自治區有關部門十分贊賞,給予了大力支持。后經該市努力,還真操作成功了,且效果非常好,以至于引來了不少兄弟市前來學習取經。
賀州市找錢攬事,還真有一套。他們把高速公路與城區出口公路捆綁起來招商,借此把整個公路網建設帶動起來。
“如今,他們正舉全市之力,力爭‘十一五’期末通公路行政村要達76%,高速公路密度要躍居全區甚至全國前列。”賀州市交通局局長羅良干4月14日自豪地說,“我們的信心就建立在積極進取的基點上,我們在建的公路項目投資,50%以上就是靠我們招商引資來的。”
背景鏈接
賀州打造桂粵湘交通樞紐城市
賀州地處湘、粵、桂三省區結合部,是大西南地區東進廣東、香港、澳門和出海的重要通道,是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中國西部大開發和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的戰略結合點。賀州加快建設“桂粵湘三省區交匯的區域性交通樞紐城市”,著力發展大交通,建設大通道,努力將區位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賀州正在實施投資達306億元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大會戰,尤其是加快“三高三鐵”為重點的大通道建設,努力將區位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2008年下半年,桂林至賀州高速公路將全線貫通,賀州到桂林兩江國際機場僅需1.5小時。
2009年底,廣州至賀州高速公路將全線貫通,賀州到廣州白云機場僅需2.5小時。
河南洛陽經賀州至廣東湛江鐵路也將于2009年底正式運營。
此外,湖南永州至賀州高速公路、廣西柳州經賀州至廣東韶關鐵路、貴陽經賀州至廣州快速鐵路將于今明兩年全線動工。
到2010年,賀州的交通優勢將進一步凸現,將成為桂粵湘三省區交匯的區域性交通樞紐城市。屆時,賀州經高速公路2小時、快速鐵路1小時即可抵達廣州,使賀州融入珠三角2小時經濟圈,實現當日可往返香港與澳門,形成通向西南、華南和中原地區以高速公路、鐵路為主的交通網絡。
賀州,將由此捷通天下、迅達八方。快速便捷、順暢高效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將成為賀州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巨大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