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小夏,老爸叫老夏,俗話說"上陣父子兵",我們則是"宇通父女兵"。如果說部隊造就了一個人堅強的毅志,那么宇通的企業文化則把宇通人培養成吃苦耐勞、銳意進取的"尖兵"。我很幸運成為老一輩宇通人企業文化和企業精神的傳承者,兒時的抱怨,青春的叛逆,如今的理解以及對未來的信心,工作和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潛移默化,使得長大后我就成了你。
1975年,老爸從部隊復員來到廠里三車間工作,從每月37元干起,繁忙的工作阻擋不了他那一份對宇通的信念和一顆快樂的心。每天下班后,那熟悉的二胡聲繚繞在16平米的筒子樓里,那悠長的余音仿佛訴說著老爸心中對事業最深沉、最執著的情義。
小時候,我不明白為什么老爸總是在加班,不能參加我的家長會,為什么家里沒有彩色電視,我只能每天抱著收音機。"上班"這個詞在我看來太苦了、太累了,不如上學來的輕松愜意。1986年老爸調入銷售科,頻繁的出差占據了他的全部生活和我的大半童年,而我也"有幸"初嘗到生活的滋味,因為在父母都出差的日子里,只有茶葉蛋可以充饑。至今與朋友們笑談時,他們都會對我曾靠茶葉蛋度過一周的經歷大聲嘆息。而我則一直記著老爸說的一句話"爸爸出差一是為工作,二是為了你"。
隨后的幾年,我們家接連搬了兩次家,從16平米的筒子樓到38平米的一居室,再到76平米的兩室一廳,老爸也從銷售一線市場調入售后服務部工作。幾次搬家,那一摞摞發黃的獎狀老爸從來都不舍得丟棄。因為這些獎狀真實的記錄了他的青春,他的汗水和對公司的感激。
時間的輪子在飛速的旋轉,轉眼間,我從一個懵懂的、不知生活疾苦的小女孩變成了爸爸媽媽心中的支柱,可是,這時,老爸的身體卻亮起了黃燈,長期的辛勞和不規律的生活使得糖尿病纏上了老爸,纏得非常緊、非常急,緊急到眼看著它一個"+"號一個"+"號的增長,病痛無情的一寸又一寸的侵襲。
患病以來,為了不耽誤工作,他總是趁著春節長假住院治療,每次體檢過后,醫生都會非常嚴厲的責備我和家人:"病到這種程度,怎么還不休息,時刻準備換腎,不能遲疑"。可是,我們誰也說服不了老爸,每到假期結束,他總是堅決辦理出院手續,節后的第一天,他又出現在工作崗位上為客戶解決難題。
做為女兒,除了對他身體上和精神上格外關照外,面對病魔,我倍感軟弱與心急。
然而,老爸,卻和患病前一樣,帶著對事業的執著,帶著與命運抗爭的勇氣,默默地在工作崗位上耕耘,從未停息。
2002年8月,秉承老爸的意愿,我從一名宇通家屬成為了真正的宇通人。學習、培訓、總結、分析,工作讓我充實,讓我自信,更讓我美麗。大量的信息與資源吸收使我快速成長,每天,我都會有新的收獲,可當我每晚想把自己進步的驚喜告訴老爸時,他要么默不作聲要么就是疲憊的在沙發上休息。很多次,我向老媽抱怨:"他怎么那么困,連話都懶得理",數數我們父女每周屈指可數的幾句對話,于是我給他起了個綽號叫"夏三句"。直到有一天,老爸不經意的說了一句話:"不是不理你,白天不停與客戶溝通、處理糾紛,晚上回來只想少說幾句,犒勞一下自己。"
這時,我終于明白,宇通為什么能在短短這十幾年的時間里發展壯大,煥發生機,正是因為有了很多像老爸這樣的宇通人,因為他們無私的犧牲與奉獻,因為他們心血與汗水的凝聚。老一輩宇通人始終堅信,只有宇通這個"大家庭"好了,才會有自己"小家庭"生活的安逸。
老爸如鏡子,我經常用他來審視和反思自己,我沒有理由不積極,不努力。除了干好本職工作之外,公司組織的各種文化活動,我都會積極參與,我把這些當作一種磨練,一種人生價值的體現和累積。倦怠的時候,看看老爸因病浮腫的雙腳和背后因并發癥留下痕跡,想想他早已花白雙鬢和那雙半失明狀態的眼睛,他還在工作中不斷前行,我又怎能放松自己,只有不懈的加速快跑,才能趕得上老爸的腳印。
夏家有女初長成,長大后,我就成了你。
(我和老爸的故事每天都在繼續,也許沒有您的故事精彩,或者沒有他的經歷傳奇,但我真切的希望老一輩宇通人的故事能象"心靈雞湯"一樣,感動我,感動你。宇通今年四十三歲,如果把宇通比作一個巨人,他正值人生的壯年,正散發著成熟的魅力。讓我們為了宇通的明天,為了宇通的百年,一起加油,一起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