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大金龍2008巡回展示活動--發現之旅第二季拉開帷幕,6款精品車型盛裝亮相。發現之旅第二季與第一季相比,引入了一個更有意義的環節--"專家對話"。北京站的"專家對話"環節邀請了中國公路學會客車分會理事長鄒虎嘯、運輸經理世界副社長陳和琦、北京祥龍資產經營有限公司副總裁、經濟學博士后喬梁、大金龍副總經理徐向東、大金龍副總工程師周方明共同對話"節能減排",助力企業騰飛。以下是首場"專家對話"實錄。

主持人:過去二十年間,大金龍不斷洞察客戶需求、創新產品技術、引領行業發展,在眾多競爭對手當中脫穎而出,成就了"中國客車專家"的美譽。未來的競爭,不僅在于"產品"、"品質"和"服務",而在于對客戶全方位利益的關注和實現,近年來,隨著全球化進程的深層推進,客車制造企業和運營企業同時面臨著錯綜復雜的競爭環境,一些以往沒有受到重視的威脅已經來臨,比如,環境政策的限制、能源緊缺危機、替代品競爭、經濟增速減緩的影響、后奧運和后世博會時代的投資萎縮,等等,其中有一部分已經對客車行業的發展產生了負面影響。對于這些問題,必須提前應對,找到解決的辦法,才有可能實現客車行業的持續繁榮。身為"中國客車專家"和行業領軍品牌,大金龍又一次大膽創新,力邀業內外專家,組成"專家顧問團",積極展開討論和應對,今天將進行首次專家對話嘗試。
在前期的準備過程中,我們對全國的客車運營企業進行了調查,篩選出了他們最關心的熱點問題,這些問題都是與每一個客運企業密切相關的,對于客車制造企業和客車運營企業的持續發展影響重大。今天我們要探討的話題是"節能減排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主持人:在專家對話開始之前,與大家共同分享一下一組數據,2007年,中國汽車銷售879萬輛,保有量超過4000萬輛,預計2020年中國將成為世界最大的汽車生產國和消費國,汽車保有量將達到1.3億~1.5億輛,屆時每年石油需求量將達4.5億噸以上,汽車燃油消耗占比將超過60%。
我國"十一五"規劃綱要提出,"十一五"期間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10%,
"十一五"期間需形成2.4億噸標準煤的節能能力,其中今年形成5000萬噸節能能力。
2008年3月24日,財政部表示,2008年財政部安排了270億元專項資金用于推動節能減排。
今年7月1日,國Ⅲ排放標準將在全國范圍內正式實施,北京率先實施國四標準。這意味著中國客車行業即將進入國Ⅲ時代。
由此可見,節能減排已經成為普遍關注的話題。下面請問鄒虎嘯先生對談談大金龍2008發現之旅及國家節能減排的看法。
鄒虎嘯:大家好。大金龍兩度在北京舉行"發現之旅"的啟動儀式,表明了大金龍對社會問題、對國家發展的關注。今天發現之旅以"節能減排"為主題。
2007年以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節能減排的法規政策。
其中,"十一五"提出兩個約束指標,"十一五"期間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10%。這樣的要求
包括能源法的出臺 有關汽車的管理規則都是在節能和環保中提出新的要求。汽車行業發展思路和發展戰略方面的體現。作為客車行業這樣的公共產品,在節能環保問題上,其出發點是國情,目前我國國情是人口多、資源相對緊缺。我們的能源依存度很高,目前已經達到40%。這樣的問題是國家能源安全問題,國家能源戰略問題。我們應該站在這樣的角度去認識,企業如何根據國家能源和環境方面的要求去開發產品,提供社會服務
這是負責任企業的體現。這一點在金龍今天的啟動儀式上得到體現,我贊賞大金龍這種舉動。
主持人:陳和琦社長,您對于挑戰機遇有什么看法?
陳和琦:我從兩方面解讀機會和機遇。從政策方面解讀,我們可以從北京短途公交化、從公交優先,農村客運產品的更新換代非常迫切,油耗的限制標準等等方面,我們都能看得到很多機會。從企業層面來講,在企業的公司化、社會責任、品牌管理等方面都可以看到機會。
主持人:謝謝,喬梁博士您對挑戰與機遇有哪些看法呢?
喬 梁:我同意陳社長的觀點。我所在的企業也是道路運輸行業的企業之一。在北京奧運期間,安全是重點,我們做了很多與節能減排相關的具體工作。
主持人:鄒虎嘯先生,在挑戰和機遇面前,在宏觀上,客車生產廠家有什么應對之策?
鄒虎嘯:獲得了機遇就要面對挑戰,迎接挑戰就能贏得機遇。作為客車的整車企業,除了貫徹國家的法律法規外,重點還有兩個方面內容要做:一個解決節能問題,如何使產品更節能。另外就是讓能源的多樣化。
應對挑戰,無非還是技術創新與管理創新兩個渠道。在技術創新方面,在產品的開發設計,包括工藝都要有自己新的特色;在服務上,要為客戶提供新產品的使用培訓及服務;在新產品的開發上,尤其是技術的設計和車型匹配。如今,輕量化是企業技術研發的一個重點和難題。大金龍最新開發的"龍威",最近通過了交通部大型高三級評審,高三級評審要求客車車身都必須是承載式車身。另外,還有在零部件的匹配上,比如使用薄壁型、中空型的原材料等都能降低車輛的重量。解決了這些問題,我們的車輛才能更節能、更環保。
另外一個重點方面是企業的管理。管理首先要從觀念上著手,企業要站在國家能源安全和戰略的高度,樹立企業持續發展的理念;其次是企業要站在保護人類生存環境的高度,樹立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理念;站在以人為本和社會責任的高度,保證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同時并存的觀念。這些觀念是企業解決節能減排的根本底色。
主持人:鄒虎嘯先生剛才已經講了企業應在宏觀上如何面對挑戰,把握機遇,并提出了大方向戰略。大金龍是行業的領先品牌,徐向東先生作為大金龍營銷副總,您能否具體談一下在節能減排方面,大金龍
具體有哪些應對措施?
徐向東:大金龍定位"中國客車專家",一直致力于節能環保事業,并且走在行業前列。早在十年前,國內行業大多使用的是歐Ⅰ或歐零的發動機,并且國家對發動機排放還沒有具體規定的時候,大金龍就領先行業使用C系列的康明斯發動機。
作為"中國客車專家",大金龍注重產品的研發、銷售過程、售后服務全過程。客車是生產資料,用戶購買客車是增值的,前期銷售工程師,提供顧問式銷售,了解客戶需求。中國地域寬廣,東西差異、南北差異都很大,東北高寒,南方多雨。我們的銷售工程師首先了解用戶的需求,提供客戶所需要的產品。從售前培訓、售中培訓、售后服務中的噓寒問暖,包括新產品、新技術應用的專業培訓,這些構成了一個和諧的產業鏈。既然是專家,就是PROFESSIONAL,我們在每一個環節都講求專業水準,這是大金龍為社會、為國家節能減排所做的歷史的負重,也是大金龍的社會責任。
主持人:徐總的一席話代表著所有金龍人的心聲,同時也體現了大金龍的社會責任感。清潔能源是眾多應對之策之一,大金龍副總工程師周方明一定有很多錦囊妙計。
周方明:謝謝主持人。大金龍一直強調要做行業的領導品牌,引領行業技術進步。分兩個方面技術開發和產品開發兩面講,在前瞻性技術開發方面,大金龍一直走在行業前端。舉個例子,在清潔能源方面,LPG、CNG開展了大量的研究,并在現在形成了大量的商品化,現在北京、四川、廣州很多地方,有很大數量的清潔能源金龍客車車型。在這里,給大家透露個小秘密,大金龍今年將啟動電動客車的項目。在燃料電池方面,大金龍也將在未來與加拿大國際大公司合作開發燃料電池。
主持人:謝謝,此次2008大金龍發現之旅中,大金龍特別為大家印制了一本《節油寶典》,相信能給大家不小的幫助。在節目最后,我們請每一位嘉賓再說一句話做總結。
鄒虎嘯:我希望也相信大金龍能提供更多更好的客車精品,繼續傳承龍的精神。
喬梁:應對好環境,應對好能源,應對好氣候,這是我們所有企業在21世紀生存之道。
陳和琦:道路運輸現在充滿著機遇,希望各家企業珍惜機會,在大金?quot;發現之旅"的啟發下,抓住機遇,重視企業品牌的樹立。
徐向東:時時領先,處處關懷,早日唱響國際。
周方明:細微之處,專業之道。
主持人:好的,謝謝專家領導們的對話。今日做客大金龍發現之旅的朋友們,我們希望您在這里不僅能發現卓絕的客車產品,也能發現您的企業的騰飛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