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時,Kortrijk,每兩年一次的世界客車博覽會,是一個世界客車技術與市場的交流中心,引來全球客車制造、配套商和運營商的關注和參與,中國客車業也通過這樣的平臺與世界客車業進行著深刻的交流、學習和互補。

金龍客車總經理江世煌:中國客車在歐洲的機會在于市場的互補
2007年,比利時,Kortrik,以廈門金龍為代表的中國客車來到這個世界客車技術與市場交流的展覽會,參與世界客車技術與市場的交流,引來多方關注和用戶青睞,然而,我們也聽到一些與這個國際性的客車技術與市場交流不相稱的言論,有歐洲客車業內資深人士公開批評中國客車知識產權與售后服務問題,成為與"中國參與"很不和諧的聲音。
"世界客車,中國參與",中國客車業已經從技術引進、整車進口、采購匹配、技術交流逐步發展到高品質整車出口,金龍客車在英國、意大利等市場的突破,引起了一些歐洲客車業人士的擔憂和反感。筆者認為,市場本身應該是相互的和互補的,在遵從當地法律、取得市場準入認證和用戶認可的條件下,就不會存在所謂的知識產權和造型侵權問題,我們應該尊重市場所在地法律與嚴格的市場準入認證;同樣我們應該相信當地運營商的理性選擇能力,當然包括他們對售后服務的高度重視、苛刻要求和中國客車售后服務承諾的信心。

第三次見證世界客車技術與市場交流的展覽會
金龍客車總經理助理張萬益在展覽會接受中國客車網采訪時談到:"一些歐洲人士對中國客車普遍性批評是不公正的,他們不了解快速成長的中國客車業,以金龍客車為代表的中國客車來到歐洲與世界客車行業進行技術交流、市場交流是中國客車信心的體現,在參與中歐市場互補中尋求機會與突破。2005年3月,金龍客車全面通過了英國商用汽車認證(VCA認證),取得了進入歐洲市場的通行證,金龍客車在英國、意大利、保加利亞等地建立起經銷網絡,當地運營商以持續訂單的方式,認可著金龍客車和中國客車的技術品質與售后服務能力,驗證了中國主流客車企業的品質保證與服務承諾。金龍客車首批進入英國市場引起了當地客車運營商和媒體的強烈反響和對中國客車的刮目相看。
事實上,大金龍以20多年的客車制造經驗積累,2007年近30000臺的制造訂單,保證了其產品的可靠性和良好的售后服務,得到客戶市場的廣泛認可,面對海外市場,金龍客車與中國主流客車企業一道,謹慎地進行了長時間的準備,早在七年前,就開始了面對歐洲市場的造型設計,全球化零部件優選匹配、本地化售后服務及備件供應、熟悉當地法律法規以及市場準入認證等工作。品質、服務、營銷一切都是有信心地有備而來。"

中國客車業與全球客車零部件資源最優匹配
事實上,中國客車業與世界客車業的交流早在20年前就已經開始,客車行業早已經是一個幸運的全球化行業,20年前,在中國的北方公司與尼奧普蘭的第一個技術引進許可證協議開始,中國客車業就與世界客車業開始了漫長的近20年的技術交流、配套采購與市場交流,許多中國客車運營企業采購來自歐洲客車廠商的頂級高檔豪華客車從事公路旅游客運。
二十年來,中國的客車運營商持續地采購來自歐洲尼奧普蘭、沃爾沃、曼、賽特拉等大中型高檔客車,如今,歐洲客車運營商也開始重視成長起來的中國客車產業,并向中國客車制造商發出訂單,來自英國、意大利的客車運營商開始持續采購來自中國的金龍客車,據金龍客車人士透露,金龍客車還將進入德國和瑞典市場,這是中國客車與世界客車市場最有價值和最有益的相互交流;
二十年來,中國客車業大量地采購匹配歐美技術生產制造的關鍵零部件產品,大大地提升了中國客車的技術品質,在中國客車上隨處可以見到美國Allison的自動變速箱、美國康明斯的柴油發動機、德車ZF的轉向機、自動變速箱、離合器、車橋、低地板系統、德國VOITH的液力緩速器、法國的TELMA的電渦流緩速器、美國的THERMEKING空調……,如今,歐美客車業也通過全球化采購平臺積極向中國采購優質的零部件資源,如廈門廈華生產的車載影音系統,浙江飛鵬的大客車雨刮器、上海的松芝空調、鍛造鋁合金車輪等,建立起了相互的交流和補充的零部件資源采購匹配體系,以VOLVO為代表的歐洲廠商在中國上海設立采購中心,認證采購中國零部件資源,數量、質量、采購金額連年攀升,由此達到全球客車產業資源共享,達到最優配置,互通優勢;

艾里遜自動變速箱在世界客車博覽會
二十年來,歐美主流客車廠商通過OEM方式與中國客車企業進行技術輸入和市場合作,在中國客車市場上取得了良好的銷售業績,SETRA通過安凱客車銷售SETAR高檔客車,沃爾沃通過西安沃爾沃和上海申沃銷售VOLVO客車,梅賽德斯奔馳也通過亞星客車銷售奔馳高檔客車,這是中國客車企業與歐洲客車企業的良性合作。我認為,今天的歐洲中小客車廠商也完全可以通過OEM的方式,以技術與市場為紐帶,根據本地市場的客觀需求進行中國客車的OEM銷售,實現技術與市場交流的互補。無論是技術交流、技術貿易還是市場合作,我們充分相信當地法律的公允、市場準入認證的嚴謹和用戶選擇的理性�?蛙嚇I是歐洲的、是中國的、是美洲、世界的。
二十年來,中國客車業在與世界客車的技術交流與市場合作中,取得了良好的發展,成長的中國客車業正在加深著與世界先進客車技術的合作,也在平等行市場互通中取得了些許進展,其中也包括市場的互補。在客車行業的"生產、技術、市場"的三大要素中,中國無疑將成為世界客車制造的中心,而歐洲憑借其強大的零部件資源能力無疑將成為世界先進的客車技術的技術中心,市場是本地的,也是交流的和互補的。
二十年后的今天,2007年,中國最大的客車制造商之一大金龍閃亮世界客車技術與市場交流中心--世界客車博覽會,展示其20年來技術進步的成果,把其精心打造的頂級客車推向歐洲市場,一試身手,真正地開始了中歐客車市場的雙向交流,也被認為是中國客車歐洲市場的融冰之旅。
對于歐洲客車廠商而言,市場互補是敏感的,但卻是必然的、客觀的和必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