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背景:2006年,建設部發出了開展“中國城市公共交通周及無車日活動”的倡議:在每年的9月16日~22日開展此項活動,9月22日為無車日。
2007年9月16日起至22日,首屆中國城市“公交周及無車日活動”已經在包括沈陽在內的108個城市同時舉行。
在國家大力提倡綠色交通,節約能源,保護環境的背景下,作為汽車設計與制造的源頭,汽車廠家又是如何做的?
目前,傳統燃料仍然是主要的汽車能源,但多種可以替代汽油的新燃料已經被應用。
專家預計,2010年,我們將可能駕駛“吃”電、“吃”氫氣的“素食汽車”。
新技術:氫燃料汽車實現“零排放”
沒有發動機和供油管,最高時速卻能達到160公里日前,通用汽車“氫動三號”概念車亮相。
“驅動這款車前進的不是汽油,而是氫。”通用汽車(中國)公共關系部姚女士表示,“在重250公斤的燃料電池模塊中,包括電牽引系統、燃料電池組、空氣壓縮機及附件。通過它們的配合,最終使氫燃料轉化為動能,驅使車輛前行,真正實現‘零排放’。”
據了解,這種“氫動三號”燃料電池車的動力系統,由燃料電池和電動機組成,與傳統引擎使用同樣的固定點,前輪驅動。“但由于建設氫氣站需要大量資金及時間,加之氫燃料電池組的體積大小還需要進一步改善,為此該車量產還需要一段時間。”通用汽車(中國)相關人士表示。
廠家行動:投入重金搞研發
隨著能源危機的日益突出,各汽車廠家也紛紛投入到新能源汽車的研發中。比亞迪汽車新聞發言人王建鈞日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比亞迪F3e電動車已經問世,預計2~3年內量產。”
“我們走的是多種新能源技術齊頭并進的發展道路。目前我們的研究重點在混合動力、純電動和靈活燃料車上。”奇瑞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吉利在節能環保的研究已經取得了一系列豐碩的成果,吉利CVVT發動機、吉利代用燃料技術、吉利電子等平衡動力總成技術以及車內空氣四重凈化技術讓吉利在節能環保技術的研發上處于國內領先地位。”吉利汽車新聞發言人昨日表示。
專家意見:“新燃料”大勢所趨
隨著環境和能源這兩個世界性問題的日益突出,國際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方向已經越來越明朗,新能源技術成為近年來國際汽車巨頭爭奪的焦點。
汽車能源逐漸由化石燃料向可再生、低二氧化碳排放的能源形式過渡。目前,燃料汽車、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以及燃料電池、電力驅動系統等節能型環保汽車都已經在國內市場出現。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3年以后,混合動力汽車技術將更加成熟,而市場規模的擴大以及國產化程度的提高會降低混合動力汽車的價格。
“中國城市交通擁堵,混合動力汽車的節油性更為明顯。因此,混合動力汽車,特別是采用電動、新燃料的混合動力轎車和混合動力客車將在未來的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專家表示。
延伸閱讀>>
減排應從排放大戶入手
相對于小轎車而言,大排量的SUV、卡車等車型是汽車世界中的排放大戶,倡導綠色交通、節約能源更應該從這些車型上下手。
專家預計,2010年,國內各類汽車所消耗的原油將達到1.38億噸,占全國總量的43%。其中,大排量車、商用車將成為能源消耗的大戶。
對此,通用汽車(中國)相關人士認為:“從解決城市污染問題的急迫性來看,在油耗高的皮卡、大型客車、貨車等車型上應用混合動力,比在油耗相對較低的小型車上應用此項技術,對中國建設‘綠色交通’更具實際意義。”
相關鏈接>>
汽車尾氣對人體的危害
據遼寧省人民醫院呼吸內科的黃主任介紹,汽車尾氣里含有一氧化碳、碳氫化合物、氮氧化合物、鉛及硫氧化合物等。
微量一氧化碳的吸入,可能給人造成可怕的缺氧性傷害。另外,汽車尾氣中含有鉛,經常在戶外的兒童可能造成鉛中毒。
黃主任還強調,尾氣中氮氫化合物所含苯并芘是致癌物質,它是一種高散度的顆粒,可在空氣中懸浮幾晝夜,被人體吸入后不能排出,長時間積累可能致癌。
記者手記>>
節能減耗應從源頭開始
相關數據顯示,開展“無車日”一天,全國可節省燃油3300萬升,減少有害氣體排放約3000噸,并有數百人免受交通事故傷害。
然而,無車日所帶來的效應是暫時的,如何能夠節能減排,是擺在汽車企業面前永恒的課題。
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表示,國家應該提高對汽車行業的環保要求,要提高汽車行業環保的準入門檻,形成汽車行業環保節能的良好氛圍。
如果持久的節能減排能夠從源頭得到落實,那么,我們將每天都是“無車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