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重慶發生了一起特別重大道路交通事故。當日13時33分,重慶公路運輸集團利民出租汽車有限公司31歲的駕駛員呂富華,駕駛一輛大客車行駛至嘉陵江石門大橋引橋右轉彎時,車速加快,駛向道路左側,沖上人行道,撞垮護欄,墜落于19.3米高的引橋下,共造成30人死亡、20人受傷。
因這次事故發生在國慶節中、中秋節前,給社會帶來了很大震動和影響。至今,事故的處理已告一段落。重慶市政府因此次事故發生,痛下決心“重拳”整治公交客運秩序,“猛藥”推進公交體制改革,使群眾看到了—個“執政為民”的政府應有的姿態。
反思:問題成堆暴露管理失控
重慶市政府日前向媒體專題通報了對全市主城公交客運秩序進行強力整治的措施,以及即將實施改革主城區公共交通客運營運和管理體制的決定。通報說,要圍繞運營安全,在集中治“亂”的基礎上,強力推進治“散”和治“本”的措施。重慶市副市長余遠牧代表市政府向媒體及公眾表示,要從根本上、源頭上改變重慶公共交通存在的突出問題,包括體制上的深層次問題,以取信于廣大人民群眾。
據了解,目前全市主城區共有公共交通營運車輛7575輛,日運載乘客400萬人次。其中國有公交車輛5199輛,民營車輛2376輛。政府承認,當前客運市場存在不少深層次的矛盾,尤其這次特大事故后暴露的突出問題主要是如下幾方面:
一是安全意識和服務意識差,安全營運監管機制不到位;二是市場準入機制和退出機制不健全,營運主體多而散,國有公交企業擁有數千輛車,但不少民營公司只有幾輛車,經營規模過小,競爭秩序不規范;三是規范公交客運市場的政策法規建設滯后,公平競爭機制沒有完全建立;是營運主體實力不強。國有公交企業面臨較大的經營壓力和困難,需要進一步轉變內部管理機制,增強活力;五是主城公交發展規劃滯后,與城市現代化多元的公共交通要求有較大差距;六是客運市場準入門檻太低。
治標:專項整治改善營運秩序
這次特大事故發生后,重慶市政府及交通、公安、安監等部門做了大量工作,派出20多個小組上路上車,明察暗訪,檢查、監督營運秩序。
在此基礎上,余遠牧告訴記者,下一步的工作目標確定為:
一是制定和啟動整治城市公共交通和道路運輸市場秩序實施方案,全面開展客運企業清理整頓,整頓率要達100%,車況檢驗率達100%,駕駛員戶籍化管理率達100%;二是強力推進道路“安保工程”,加大危險路段整治力度;三是加強路面管控執法,嚴厲打擊交通違法行為。
治本:“猛藥”推進公交體制改革
通過“治標”之后,重慶將進一步推出“治本”方針。這就是:強力推進主城區公共交通體制改革,充分發揮國有公交的主導和帶動作用,建立一種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市場統一開發、競爭適度有序、服務規范優質的主城區公交客運營運與管理體制。余遠牧把這次改革稱之為下“猛藥”。
近日,重慶已頒布了《關于改革主城區公共交通汽車客運營運與管理體制的決定》,其主要改革措施有如下幾項內容:一是對現有客運企業營運線路實施公交化改造;二是對主城區各類公交客運企業實施公司化改造。支持市公交控股集團做大做強,增強國有資本對公共交通的主導能力;三是今年底前,主城區內現有各類客運企業必須達到自有營運車輛100輛以上,方能申請取得公共交通特許經營權;四是完善公交法規體系,實行公交客運線路特許經營;五是推進主城區公交客運站場設施建設營運與公交線路營運分離,組建統一的公共交通站場公司,獨立經營管理公交客運站場設施,為各類客運企業提供公平公正服務;六是培育公平公正的公交客運市場,維護健康規范的運營秩序,建立科學合理的補償制度,強化監管有力的管理機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