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車市場歷經2003~2005年調整期,又迎來新一輪快速增長,今年上半年,各大客車企業尤其是幾家主流企業市場表現強勁,銷售量分別比同期增長了20%~40%。蘇州金龍營銷副總經理徐建忠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通過調整期進一步完善產品的細分市場和提升品質,蘇州金龍今年上半年大中型客車銷售6200多臺,銷量增幅超過40%;今年預計銷售量將再創新高,銷售額突破30億元。”
過去幾年蘇州金龍的快速發展,首先在于產品準確的市場定位。
從蘇州金龍早期的第一代“小行星”中巴開始,到2000年推出客車市場極為經典的7.9米系列, 6791單一車型年銷超過5000臺,創下了國內客車單一品種年銷量的最高紀錄,由此,蘇州金龍贏得“中客王”的美譽。
在這期間,蘇州金龍還通過制定合理的市場戰略,如低價位、高性價比的切入,迅速獲得了市場份額。
2003年,蘇州金龍開始在大型客車上發力,選擇了兩個切入點;推出并開始打造蘇州金龍“海格”品牌。一是10.5米客車,這為整個客車行業開辟了一個新的市場增長點。在定價策略上,蘇州金龍的10.5米價位定得較低,但通過提供多種配置,性能又能滿足多元市場需求。半年后,其他客車企業在這一細分市場開始跟進。蘇州金龍的這一產品實際上改變了整個客車市場的格局。因為以往以11.5米為主的市場,部分在往12米轉化,另外的則被10.5米車取代。蘇州金龍在大客上的第二個切入點,是一改過去對發動機動力的保守配備,在11米、12米系列車型上匹配了大馬力動力總成。以往客車企業對發動機的態度,是馬力能小就盡量小,因為馬力較低往往意味著價格也比較便宜。蘇州金龍一上大客就引入大馬力發動機,推出打破常規的新產品,致使“海格”品牌剛剛上市就引起了人們的熱烈關注,成為客車市場的熱門產品。
同樣在2003年,蘇州金龍開始介入公交市場,通過3年的努力,在這一行業市場的發展也非常迅速。2005年,蘇州金龍的公交車銷售1800臺,今年預計可實現2000臺銷售。
近年來,蘇州金龍對新產品、新市場的開拓,特別注重針對用戶需求,推出滿足細分市場需要的系列產品。蘇州金龍的快速成長,就在于每一個階段都牢牢抓住了發展機會,并充分利用了這些機會。
除在產品細分上做足文章外,蘇州金龍狠抓了產品品質和管理。今年是蘇州金龍的“市場年”,“市場年”正是建立在2005
“品質年”的基礎上。記者在蘇州金龍采訪期間,蘇州金龍正在開展TS16949的復評工作。在客車行業,蘇州金龍是國內首家通過TS16949質量體系認證的企業。
日益完善的售后服務也為蘇州金龍贏得了良好的客戶忠誠度。服務一直是蘇州金龍關注的重點之一,他們在國內客車行業建立了首家呼叫中心,推出“全國聯保”、“配件綠色通道”等服務措施,并對其功能和職能不斷完善。蘇州金龍內部很多部門的考核指標也來自于對呼叫中心的隨機抽樣。從直接面向市場的呼叫中心所反映出的產品質量、配件、服務需求,包括網絡、業務上的各種問題,蘇州金龍都力求迅速應對、迅速解決。這不僅使蘇州金龍的服務逐漸在市場上樹立了口碑,從長遠看也形成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品牌建設主打安全牌,使安全成為海格客車的一個亮麗標簽。從2003年開始,蘇州金龍就始終訴求“安全客車”概念,從當年的“安全用心
服務貼心”到今年的“安全為本”,安全概念進一步聚焦。客車是批量承載人的交通工具,無論是對購買者還是使用者,安全第一,實際上就決定了整個產品的首要需求;對運營商而言,不出現任何安全事故就是他最大的收益。作為產品供應商,蘇州金龍始終關注主動和被動雙重安全,首要保證是不出事故,一旦出現事故就要把危險降到最低。蘇州金龍整個企業的經營理念、品牌核心價值就是海格客車達到“安全客車”的高度。
正是在“安全客車”的前提下,蘇州金龍考慮環保、節能、耐用,而“安全客車”恰恰又涵蓋了這些內容。蘇州金龍對環保客車的研發是比較超前的。作為國內較早考慮電動車產業化的企業,1999年蘇州金龍就與清華大學合作開發了純電動汽車,當年給我國香港提供了兩臺樣車,迄今還有兩臺在清華大學校內運營。此外,在代用燃料方面,在今年上海亞洲客車展上,蘇州金龍率先推出了氫燃料城市客車。預計再過5年氫燃料汽車有產業化的可能。蘇州金龍新產品的儲備和研發,無疑為其未來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對我國客車行業整體技術水平的提升也必將產生積極的影響。
|